蘋果日報計劃把港聞及突發以外的新聞製作外判,新聞行業究竟是否可以外判,是十日十夜都討論不完的題目。反而不少年輕人向我查詢,面對這樣前景,未來應否選擇傳理科?又或者加入傳媒行業?
先別論現時傳媒生態,如果想以記者作為自己畢生職業,先要了解自己為人以及人生目標。傳媒行業首要要求是性格外向,即所謂「吹得」。同時又要有耐性,平日在受訪者門外「等」,會佔你入職後至少六成時間。是否一位懂得利用時間之人?都是入行前要問自己的問題。
這一行十年如一日,工時長,要出差,薪金長期處於低水平,剛入職記者計及加班,平均時薪,可能只到最低工資水平,加薪幅度也不會太高。談「使命」,也講「生活」,不少人當了兩三年記者,最後要養家,要結婚,希望 work-life balance 等等,紛紛轉行。
網媒出現後,傳媒競爭加劇,現在是否適當入行時機?那就先了解現在行內生態。網媒、紙媒鬥觸及率,鬥點擊率,「性色腥」、「揭秘」、「搞笑」優先。現在一班新鮮人進入傳媒,日日於網上搜尋趣聞,翻閱「xx secrets 」。具兩三年資歷記者,專責瀏覽各大議員名人博客「睇咗當問咗」,是否大家心目中的「記者」職能就真的見仁見智。
若要花三兩個月製作的調查報道?投資大,效果成疑,老總一個「悶」字就打沉你。蘋果日報外判一大程度上,就希望公司有更大、更彈性的空間,控制製作「悶」新聞的成本,負責人見到製成品,認為有點擊才花錢購買。新人未來入行或會變成自僱人士,或者加入小型的製作室。新聞製作或有更大自由度,但待遇或更難掌握。
至於電子傳媒投資亦不斷減少,採訪資源大多放於報道日常新聞為主。能深入作出偵查報道的「專題組」人數相當少,年輕人入行後多數被派往採訪「人有我有」的日常新聞,隨著科技發展,採訪主任要求新聞快出街,甚至直播。
年輕記者在外出席記者會的同時,公司就會有一位資深記者每日在公司「聽 LIVE」,再整合編輯出街新聞內容。前線記者可能出席完記者會後,就又要趕往下場記者會,發揮機會好依賴自己主動性。至於年資較長的記者就被困採訪室「聽 LIVE」,要外出認識受訪者,真的一日難過一日。整理新聞能力亦都日漸減少,無法即時理出事件來龍去脈,變成一有突發事件就直接將畫面「篤」出街。
適應網絡新時代,競爭激烈,的確是傳媒客觀的生態。但傳媒行業仍是適合具使命感,喜歡批判的年輕人入行。他們值得更高的工資待遇,需要更好的職業保障。眼見作為本港銷量頭三位的報章都把新聞製作外判,為記者爭取權益的記協亦應適應新時代,想辦法將記者「專業化」,增加議價能力,甚至設立專業試,為新生代建立更好的生涯規劃,守護行業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