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get Toys:真有令人專注的玩具嗎?

A+A-

Fidget Toys 近兩年大行其道,先有 Kickstarter 上突圍而出的紓壓方塊(Fidget Cube),再到現時風靡全美以至香港的指尖陀螺(Fidget Spinner),兩者都聲稱可以紓緩專注力失調,減少焦慮,但是,不少學校老師和專家都質疑它們的成效,列此等玩具為違禁品。究竟玩具商的講法是否真實?有沒有玩具不會令人分心,反之令人專注?

Fidget Cube,中文有人譯作「紓壓方塊」,外形如同骰子。
Fidget Spinner,或譯作「指尖陀螺」。

Fidget Toys,有人權譯作「紓壓玩具」,但這詞難以直譯,需要意會。Fidget,可解作坐立不安,亦有焦急地來回撥弄某物之意 ;而 Fidget Toys 則是指一些聲稱可以讓玩家撥弄,解決分心焦慮問題的玩具。近年時興、霸佔亞馬遜銷售榜首廿位的紓壓方塊和指尖陀螺就是 Fidget Toys 的著名例子。這兩款玩具均聲稱,玩家可透過來回撥弄玩具,不斷重覆同一動作,紓緩煩躁、焦慮、壓力,甚至專注力失調症(ADHD)等狀況。有見 Fidget Toys 的流行激起社會討論,加州大學教授 Katherine Isbister 及其團隊展開研究,並從多角度撰文探討這類玩具之成效

Isbister 首先指出,人類對於反覆撥弄同物件的欲望一直存在,非因玩具而生。在沒 Fidget Toys 前,已不少人認為,在不斷按動原子筆、玩弄萬字夾又或 USB 手指的過程中,人彷彿會安定下來,從焦慮中放鬆。同樣,買紓壓方塊或指尖陀螺的人除了單純跟隨潮流買件玩具,也是為了滿足這些心理需要。

可是,這些是主觀感覺,還是有實證支持?

心理學研究顯示,各人身體的最佳狀態不一,人會不時調節自己的經驗和周遭環境,以讓自身的感官刺激維持在最佳狀態。例如,如果一個人需要寧靜才能工作,他便會戴上耳機,阻隔外界干擾。同理,人們在不能專注時,來回踱步,喝杯熱茶,又或玩 Fidget Toys 都可能是有助自身回復最佳狀態之法,因人而異。

Isbister 指出,其團隊的研究結果似乎與「都市傳聞」一致:Fidget Toys 能助兒童減輕專注力失調或焦慮問題,令他們專心安定。不過,Isbister 強調,學界對於 Fidget Toys 的功效仍未有定論。

最能支持到 Fidget Toys 功效的報告由戴維斯加大(UC Davis)行為科學教授 Julie Schweitzer 所做,Schweitzer 發現,整體身體動作愈頻密,愈能減去 ADHD 兒童的焦慮分心,令他們專注工作。在 Isbister 的文章之外,外媒 Digital Trends 的報道也引述研究和學者 Sydney Zentall 的解釋,指出即使細微的重覆活動也能提升腦部的神經運作,提升專注力;在兒童要進行長時間且乏味的任務時,玩 Fidget Toys 或許更能增進表現。由此看來,Fidget Toys 真有其效,但為何學校和老師都視現時大熱的 Fidget Spinner 為敵

Fidget Spinner 轉動時的模樣。

這是由於指尖陀螺設計有問題。本來 ADHD 治療師建議的 Fidget Toys 應是像壓力波等可供玩家不需要用眼仍可隨意玩弄的玩具,然而,指尖陀螺與此違背,不但需要技巧,在其旋轉時,更會吸引身邊人的眼球,所以如果玩家是學生,而又在課堂上玩的話,就難免破壞秩序,反惹分心。

雖然 Fidget Toys 聲稱的功效在某程度上有其依據,但當前科學還未能完全證實 Fidget Toys 有增進專注力的效用,而且玩具成效亦因人而異。所以,要一試這類玩具是龍是鳳,或者要讀者親身體驗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