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心理學

A+A-

垃圾有多大量、環境有多糟糕、回收有多重要…… 這些事,你我都心知肚明。但為何總是丟得多,而再用的又少?何以對回收箱視而不見,卻擠滿旁邊的垃圾桶?事實上,很多連自己都難以察覺的微妙心理,都足以影響回收的成敗。

膠杯上的名字有沒有寫對,就是其中之一。阿爾伯塔大學的 Jennifer Argo 教授曾參與實驗,利用故意寫錯名字的杯,進行所謂的試味。當名字沒被寫錯,杯的回收率高達 48%,但杯上沒寫名字或是寫錯了,回收率降至 26% 及 24%。她解釋:「我們會下意識避免摧毀與自我身份有關的物件,因為在概念上,這類近於摧毀自我的一部份。若善用這種心理,能使人們更熱衷回收。」

「無名之杯」更易落入堆填區。

Argo 與波士頓大學的 Remi Trudel 合作的研究則發現,當物件失去本來形狀,被回收的機會較低。譬如被捏扁的鋁罐,多會被丟垃圾桶。「有用的東西才會被回收,覺得它仍可創造價值。」她指出:「當物件受損、與產品的『原型』或理想狀態不同,會被認為不太有用。消費者又傾向將沒用的東西等同垃圾。」碎紙亦是這樣,即使總數是單一張紙的兩倍,人們還是不太會將它們回收。

即使簡單如回收箱的洞口,也會影響回收行為。2008 年,心理學家 Sean Duffy 及 Michelle Verges 進行名為「It matters a hole lot」的研究,他們在一座學術大樓放置兩套桶,一套是 3 個沒有蓋的桶,而另一套的 3 個桶,則分別有垃圾桶用的蓋、一個有 6 英吋洞口用於回收的蓋以及一個留有狹縫的蓋。結果顯示,有獨特形狀的蓋能令正確回收上升 34%,而食物等會對回收造成污染的物料,更劇減 95%。

關鍵或在於「可操作暗示」(affordance)這個概念,即利用物件的屬性,告訴人應如何利用它。譬如一條懸掛的繩,讓人明白是提供拉力;門上的手把,叫人知道可用作拉或推。那些有獨特形狀的蓋,比標籤提供更強力的「可操作暗示」,也要求用家留意自己在做甚麼,阻止一些不留神的人連垃圾也丟進去。Duffy 及 Verges 認為回收桶的設計尤為重要:「一個洞口,就能大大增加對環境負責的行為。」

研究顯示,有獨特形狀的蓋能提升回收率。

但更弔詭的是,回收箱的存在或會反增浪費。在「Recycling gone bad」這個研究中,參加者分成兩組,雙方均有一疊紙張,讓他們評核一把新剪刀的性能,惟其中一組的房內僅得垃圾桶,另一組的房內則同時放有垃圾桶及回收桶。結果,後者所用的紙量遠超前者。研究作者之一、加州州立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的 Jesse R. Catlin 認為:「這是因為人們以環境效益來考慮回收,較少意識到環境成本。這種觀點或讓人們將行為合理化,認為只要回收,消耗更多也沒關係。」

不過,若回收牽涉金錢,人的行為又會再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曾作研究,讓兩組學生剪紙,他們可將碎紙丟進房內的垃圾桶,或是房外的回收箱,結果獲時薪的一組,比獲一筆過酬勞的那組,回收較少紙張。研究主要作者 shley Whillans 分析:「當時間就是金錢時,人會集中於自身的需求及目標,而非他人的需求和目標,包括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