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太空競賽迎來黃金時代?

A+A-
SpaceX Blue Origin United Launch Alliance
民營火箭:SpaceX、Blue Origin 及波音與 NASA 合組的 United Launch Alliance 的火箭盤點。 圖片來源:Blue Origin

國際太空競賽六十載,近年 SpaceX、Blue Origin、Boeing 等民企開始進駐,宇宙之大終於容得下商業。星際殖民計劃看似遙遙無期,但亦有評論認為,公私合營或能造就太空探索的黃金時代。

近年可謂民間太空探索元年:兩間私人企業--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的 Blue Origin 和科技鉅子 Elon Musk 的 SpaceX--先後成功回收發射火箭;波音(Boeing)則與 NASA 合作,後者監製「Orion」太空船,前者則負責建造搭載火箭,送太空船環繞月球軌道。有見及此,SpaceX 已訂下商用太空計劃,預期 2018 年送兩名旅客上月亮;Blue Origin 亦準備發射火箭進入太空軌道,「New Shepard」太空之旅最快 2018 年啟程。

計劃豐滿,成本自然豐滿。Space X 的殖民火星的計劃估算價錢為每位 100 億美元,而 NASA 發射到國際太空站的俄羅斯太空船每位亦需 7 千萬美元。若要旅居火星 30 年,費用更高達 1 千億美元。Jeff Bezos 指出,高昂物流成本嚴重限制需求,而且次數不夠頻繁,估計太空旅行市場每年僅值 25 億美元--相當於自家「New Glenn」火箭的製造成本

Jeff Bezos Elon Musk
Jeff Bezos(左)和 Elon Musk(右)與現任政府素有齟齬,公私合作前景未明。 圖片來源:路透社

控制成本是各大太空探索公司的經營方針。Blue Origin 近月開發出「New Glenn」推進器,預期循環再用之下,將能大幅降低發射火箭成本;SpaceX 同樣銳意發展回收推進器的技術;即使是 NASA,亦要為太空船計劃「Lockheed Martin」壓縮成本,負責人 Mike Hawes 就承諾將引進 3D 打印、循環再用及精簡供應商,務求將「Orion」的製作費用減半。

金融時報評論認為,SpaceX 和 Blue Origin 應效法波音,尋求公家民營合作,以減低成本,價格更「親民」。不過美國右翼保守派一向排擠 Elon Musk,而 Jeff Bezos 與美國總統杜林普又素有過節,眾人表面和解,實則齟齬未消,例如 Jeff Bezos 旗下的華盛頓郵報便被杜林普標籤為「假新聞」和「人民公敵」,兩人主導的私營企業要與美國政府合作,首先要跨過政治難關。太空旅遊的黃金時代何時到來、會否到來,仍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