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遊世界,了解他國,最容易莫過於行走街市。這也是自由行的可貴,旅行團都只停留景點,景點外,才是普通人生活。發展中國家的景點大多堆滿手信的小販,發達國家則是擠滿各國遊客。想了解景點以外的真實生活,去趟街市,也就是一堂飲食和民生的課節。
同一海洋兩種街市
島國的街市,理應滿佈鮮魚,上年到非洲印度洋上的兩個國家,塞舌爾和馬達加斯加旅行,卻是兩種命運,前者的街市見到各式鮮魚,包括一米長的吞拿,一片物埠民豐的景象;但後者另一個的市場卻只見小魚和小蝦,沒有大魚,為何如此呢?
一問之下,方知馬國漁民多用手動帆船打魚,收穫有限,但國家軍力有限,海域被越南和中國大型機械漁船入侵,濫捕吞拿魚,加上大量紅樹林被斬伐,改建沙灘酒店,有如香港的龍尾灘工程,將有生態價值的紅樹林,改成人工沙灘,引發馬國的生態災難,魚類和蟹隻失去紅樹林的棲息地,漁穫大減,令漁民生活困苦。
同處於印度洋,一海之隔的兩個國家,街市反映生活水平之別。前英國殖民地塞舌爾的生活水平有如香港,而馬國則位列全球最貧困的十國之一。
冰島小小築地
街市的貨品便宜,天水圍和東涌的街坊多年爭取復建街市不無道理,希望在領展商場和連鎖超市外,有更多選爭。有時在外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找街市都不容易。
冰島物價高企,全球數一數二,尤勝北歐和瑞士,出外吃飯每人動輒 300-400 港元。再者,該國地廣人稀,餐廳選擇不多,超市只販賣冰鮮肉類食物、羊肉,三文魚,味道不錯,但要找新鮮食材要多花心思。
冰島漁穫豐富,捕魚是他們的命脈,當中以格陵蘭鱈魚聞名於世,但冬季天氣嚴寒,大雪封島,交通不便,漁穫大都冷藏處理。要在隱沒東北部小鎮,才找到傳統魚市場。
尋找冰島的北極鮮魚和冰島人,都不容易,全國人口不及沙田區。去到較少遊客的 Snaefellsnes Peninsula 的 Olafsvik 鎮,才見較多本地人,眼見港口泊滿漁船,四處打聽。
在昔日商業重鎮 Olafsvik 內, 從街坊口中得知魚市場,所謂市場原來是大型貨倉。我們到達時間稍遲,剩下空洞的市場,終於找到鮮魚,用 35 港元買下 30 厘米長的大魚。傳說中鮮味可口的北極冰魚,足夠 4 人份量,想不到冰島最便宜竟是鮮魚。跟賣魚哥兒談天,他說這種魚,比另一種捕獲的魔鬼魚鮮甜,後者一年只能捕捉一次,肉質帶點燶味,不可吃,說完他也忍不住大笑。這類北極鮮魚最好用廣東做法煮熟,加點海鹽炆熟,比餐廳的魚扒好吃多了。
冰島魚街市難尋,但嚐到最新鮮魚產,了解冰島人生活,絕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