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動物又醜又可愛?

A+A-
深海大王具足蟲。 圖片來源:沼津港深海水族館
深海大王具足蟲。 圖片來源:沼津港深海水族館

日本人酷愛大王具足蟲,真心覺得「很萌」,為牠製作大量周邊商品(例如攬枕),但台灣人只覺「有病」。弔詭的是,日本人也覺得這種深海節肢動物相當噁心,卻又不自禁被吸引,他們將矛盾心理稱之為「キモ可愛い」(キモい即噁心,「気持ち悪い」的撮寫)。看到醜樣動物心生憐愛,究竟是出於甚麼邏輯?

自然界不乏「審美邊緣動物」:水滴魚獲選為世上最醜動物,但相關毛公仔似乎頗受歡迎;古怪動物諸如樹懶、羊駝、雞泡魚,都不無爭議地模糊了可愛和醜陋的界線。科學界對此有不同解釋,其中一種意見認為,即使是怪動物,但只要擁有類似嬰兒的特徵,例如大眼、巨頭、軟身等等,就會引起人類加以照顧和保護的欲望,最典型的例子有貓、狗、大熊貓,即使非典型如眼鏡猴、白蝙蝠、跳蛛,均能引起相同效果,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 Konrad Lorenz 就稱之為「嬰兒模式」(baby schema)。

peacock spider
孔雀蜘蛛:恐怖還是可愛?

「可愛之審美及影響」(The Aesthetics and Affects of Cuteness)一書編者 Joshua Dale 亦有同樣見解,認為由打斛斗的熊貓到熟睡中的樹懶,均會透過嬰兒特徵觸發移情心理,「表明需要人類的關懷和照料,引起一種溫暖的感受--『可愛反應』(cuteness response)。」所謂可愛,其實是一種對他者的關愛。

另有一種看法,論者不訴諸於移情作用,而是主張出於一種玩樂心理。大阪大學人類學教授入戶野宏如此解釋「キモ可愛い」的邏輯:先是感到噁心,然後覺得有趣,想走得更近和知得更多。克萊門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心理學家 Oriana Aragon 將心態類比為恐怖片和流行文化的審美邏輯:「差到極點,反而變好。」換言之,喜歡古怪動物,其實是一種僭越規範的遊戲,從嬉耍中獲得樂趣。「總之就是好玩。」

無助扁嘴的水滴魚令人想揑,未必是以醜為美,也不一定會聯想到嬰兒,甚至毋須覺得好笑,總之那種矛盾感受是真實的--當然還有購買毛公仔的金錢。

blobfish
水滴魚:世上最醜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