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孩子學習時間爭分奪秒,半點不能浪費,才幾周歲,大人已迫不及待把專門刺激幼兒發展的玩具、電子遊戲通通送到小孩面前。德國幼稚園卻反其道而行之,撤走玩具,讓孩子們一起自由發揮童心和創意。計劃原意避免幼兒自小形成慣性行為,從而減低長大後濫藥或惡習成癮的機會,而且更見意外收穫:參與無玩具計劃的幼兒因社交互動增加,明顯提高溝通技巧、創意甚至是同理心。
在德國一日間託兒所,幼童正忙於收起所有玩具——玩具車、積木、塑膠動物模型、棋盤甚至是美勞用品——直到班房除了傢俱以外空無一物。事實上,他們準備開展長達 3 個月的「無玩具計劃」。其教學目標是透過短期「戒玩具」增強抵禦上癮行為的能力。負責機構 Aktion Jugendschutz 的經理 Elisabeth Seifert 說:「在無玩具時間,孩子們不能玩現成玩具,只能動腦動手發明自己的玩具,或者和小伙伴們組隊玩團體遊戲。沒有玩具,他們有時間發展創意,同時大大提高心理社交能力,理解並認同他人,培養出獨立及批判性思考,和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聽起來像似是而非的實驗教育,其實已在德國幼稚園奉行 25 年。
「無玩具時間」最先於出現於 1992 年德國巴伐利亞的一間幼稚園中,但要真正追溯其本,還是要由 1980 年代當地一個研究癮君子的學習小組開始說起。小組成員經過研究後,認為沉迷成癮的種子始於孩提時期,為避免種下沉迷之因,應從幼稚園和託兒所 3 至 6 歲的學童著手。計劃規矩很簡單:3 個月無玩具。幼稚園老師會見家長解說計劃內容後,就開始收起幼兒平日慣性用來消磨時間的玩具,任他們自行處理日常沉悶或低落的情緒。
計劃並非一路順風,當時有心理學家抨擊無玩具計劃沒有科學基礎,為幼兒徒增壓力,甚至有心理學教授將計劃形容為剝削和虐待,家長也驚疑不定,深怕無玩具悶壞孩子,從此不願上學。無玩具這個議題吵得沸沸揚揚,更因此中斷 1 年,直到託兒所將 3 個月的無玩具計劃縮短至 6 星期,並將舉行時間改至春天讓幼兒能在戶外活動,計劃才能勉強復辦。
隨著多個獨立研究一致反映無玩具時間對幼兒的社交能力和創意有利無害,計劃也漸漸建立起口碑。現在,此類計劃已在德國幾百間幼稚園普及,及至瑞士、奧地利、中國等地都有幼稚園參考借鑑。因應不同幼稚園的需要,「無玩具時間」規則也有調整變動,例如有幼稚園每星期舉行一天無玩具日,不過大原則始終不變,就是由孩子自己找方法打發時間。而幼兒創意無限,發明的遊戲也五花八門,有用椅子串成列車,有用被鋪堆砌成堡壘玩荒山野獸的遊戲。Seifert 指:「無論如何孩子總有方法耍樂,他們會玩角色扮演,也會收集小石頭和樹枝自行製作玩具。他們只是改變了玩樂的模式。」
住在柏林的美國新聞作者 Sara Zaske 表示,其 5 歲的兒子剛經歷長時間無玩具的日子,她形容兒子從前唯唯諾諾,總是問身邊的朋友或大人要怎樣做,現在則變得獨立,除了積極參與群體活動,也學會獨自享受戶外的大自然環境,無需別人陪同:「『無玩具』遏止成癮的功效如何尚待時間證明,至少目前我能肯定兒子可以從中培養新興趣,也找到了自我慰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