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AlphaGo 擊敗圍棋高手李世石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過去一年,人工智能有持續的突破,例如 Google 把深度學習應用在語言翻譯領域,不但提升了自然語言的翻譯質素,翻譯系統更能夠自行發展了一套方法去學習語言。
從前人們聽到這種科技突破必然會興高采烈,並期待新科技可以改善生活。可是,現在我們每次知道人工智能的新發展,都會有懷著矛盾的心情:我們仍然期待新科技帶來便利,卻同時害怕人工智能有朝一日會取代人類。
這個矛盾似乎深入民心、有價有市,去年拙文「人工智能怎樣才毀滅人類?」嘗試分析人工智能要完全取代人類尚有漫漫長路,坊間也有很多論述指出是杞人憂天。可是,當奧巴馬警告低技術、低收入的工種很快會被取代;紐約時報記者撰文報道華爾街開始引進人工智能技術取代高收入的分析師;有研究報告預測自動化技術將威脅美國近半的工作崗位,這些報道加上一點炒作,彷彿預告著人類被機械人取代的「死期」愈來愈近,而很多人理解這些報道的時候,都忽略了在新科技革命期間人類也會自我轉型、作出回應。
顧問公司 Accenture 認為人工智能並非要取代人類,而是要減少冗長重覆的工作,從而提升人類的效率。曾幾何時,自動櫃員機面世也曾威脅銀行櫃員的生計,但事實證明自動櫃員機並沒有取代銀行櫃員的工作,而是減低了銀行處理提款、查詢戶口資料等簡單動作的成本,令銀行櫃員可以集中處理更複雜的工作。
何況,目前只有小部分的工作能夠全面自動化。有論者認為自動化科技受到「波蘭尼悖論」限制,即是我們懂得的事情多於我們能夠敘述。由於我們必須先理解一個任務的原理,然後編寫程式讓機械人學習及執行,按這個悖論我們總會有些工作是懂得完成卻不懂如何敘述,於是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夠自動化。
坦白說,我不同意「波蘭尼悖論」會限制人工智能的發展,拙文就曾提及儘管人類仍未了解意識是甚麼的一回事,但科學家仍成功透過模仿意識讓機械人通過意識測試。然而,我絕對同意即使可以突破「波蘭尼悖論」,也要花上較長的時間。因此在中、短期而言,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科技會先幫助人類解決問題,例如香港現時其中一個醫療大問題是急症室人手不足,加上輪候人數過多,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處理分診和基本診斷的工作,讓醫生只處理緊急和較為特殊的病人,便能夠減少病人輪候的時間。
隨著時代進步,社會不斷成長和轉型。即使沒有新科技的出現,也會有工種被淘汰,並產生新的工作。面對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的浪潮,我們應該著眼於科技如何重新定義工作,而不是終日擔心人類被淘汰。在「禪與電單車的維修藝術」一書中,主角的朋友心底裡對科學有無以名狀的恐懼,慢慢形成一種敵對科學的心態,令他一直逃避電單車的小毛病,直至這些小毛病演變成故障,就自怨自艾發脾氣。奧巴馬確實在任內完結時警告部分工種會被淘汰,但他和團隊同時推動的一項應對方法就是投資教育;比爾蓋茨則提出機械人工作應該納稅的觀點,從經濟上思考如何適應社會的轉變,這些都是正視科技改革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