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否入侵北韓?

A+A-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到訪南北韓交界板門店,表示有必要時將對北韓先發制人。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到訪南北韓交界板門店,表示有必要時將對北韓先發制人。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揚言將放棄固有北韓政策,考慮「先發制人」,出動武力移除當地核武。美國並無明言特定措施,但任何一種軍事攻擊均蘊含極大風險,絕非明智之舉。相比之下,外交手段與經濟打擊仍然是無辦法之中最可行的辦法。

韓戰之後,美國針對北韓無數次威脅示武,但全部止於口號,原因並非政權手軟,而是軍事行動風險過大,不是捲入全面戰爭,就是引發核災,或是導致以百萬計平民身亡。分析指出,先發制人大概有 3 種,全部都危機重重:

有分析指,北韓不可能勝出全面戰,但有機會訴諸導彈攻擊日韓報復,甚至出動化武傷害平民,以此逼迫外國停戰。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有分析指,北韓不可能勝出全面戰,但有機會訴諸導彈攻擊日韓報復,甚至出動化武傷害平民,以此逼迫外國停戰。 圖片來源:路透社

1. 單次攻擊移除導彈:剷除導彈發射能力,或擊毀已發射導彈,做法偏向自衛而非先發制人。不過,北韓導彈未必處於公開位置,發射台或分散匿藏全國各地,難以防範未然;而導彈防禦系統並不能確保安全,幾乎肯定無法制止核彈趨向目標。

2. 一系列攻擊毀滅武器庫:軍事行動配合網絡攻勢,全殲核設施及導彈,再加擾亂北韓軍力。然而,由於北韓核武屬於自行研發,攻擊計劃只是一時之策,無法確保核武不再捲土重來,同時極有可能招致報復,或是引發全面戰爭。

3. 全面戰爭:一如 2003 年伊拉克戰爭,美國侵略北韓。金融時報評論員 Gideon Rachman 指出,北韓自知不可能打贏一場全面戰,將會全力訴諸報復,例如向南韓及日本發射導彈甚至核彈,而金正男暗殺事件亦表明北韓或會在國外向平民大舉施行化武,以此逼迫美國停戰退兵。即使美國最終成功佔領北韓,屆時或已造成以百萬計平民身亡。

北韓現正研發洲際導彈,事成威脅將遠及美國西岸。 圖片來源:路透社
北韓現正研發洲際導彈,事成威脅將遠及美國西岸。 圖片來源:路透社

蒂勒森聲稱美國「不能容忍」北韓擁核,Gideon Rachman 對此亦表異議。北韓固然是國際安全大患,一旦洲際導彈研發成功,威脅甚至會遠及美國西岸,但金氏家族為保領導地位,不見得會任意發動攻擊,以免招致軍事或經濟上的報復。再者,若論核武威脅,俄羅斯所持核彈頭數量多於美國,威力幾乎足以殲滅北美,而美國早於 1960 年代「容忍」了這項事實,事至今日,巴基斯坦作為恐怖主義的溫床,亦躋身擁核國家之列,美國對此亦無特別動作。

當然這不代表美國就此放棄制止北韓擁核野心,只是相比軍事行動,外交手段及經濟制裁的成本及風險更低,例如在中韓關係下功夫。北韓有四成外匯來自 600 間中國資企業,石油幾乎全數源自中國,假如中美聯合制裁北韓,對其影響至鉅,而中國月前亦暫停進口北韓煤炭,美國去年亦對涉嫌向北韓出售核武原料的中資企業人員提告,只要制裁規模夠大,金正恩不可能不考慮經濟困局對其統治的威脅(例如軍事政變),美國此時再祭出「大談判」(grand bargain),承諾不會尋求推翻金氏政權,以人道援助和經濟誘因交換北韓凍核,才是務實做法,即使未能達成如伊朗的廢核協議,亦不是開戰的理由。平衡局勢、與威脅共存,總不至差於主動挑起戰禍、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