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作人藍奕邦兩年來周身病痛,經常頭暈眼花,情緒不穩,遍訪西醫不得要領,一度懷疑自己有精神病,後來看牙醫,發現原來是顳顎關節移位,神經及耳咽管受壓引致各種病症。口腔明明是人體一部分,與其他病痛息息相關,偏偏牙科不屬醫生專科之列,兩者資訊互不往來,以致求診無門或斷症錯誤不時發生,對醫療系統亦造成龐大負擔。為何你公司的醫療保險不含牙醫服務?一切要從中世紀講起。
根據美國醫療記者 Mary Otto 著作(暫譯)「白富美式牙齒」(Teeth: The Story of Beauty, Inequality, and the Struggle for Oral Health in America)所述,牙齒護理在中古歐洲不如其他病理受重視,僅被視為一門手藝,不獲正統西醫接納,於是另立門戶。歷年雖有不少研究報告提倡學科合流,至今未見成果。
在中世紀歐洲,牙齒護理並無專人負責,例如有珠寶商兼製假牙,拔牙則由所謂「理髮大夫」(barber surgeon)包辦。顧名思義,理髮大夫全靠一把剃刀,一手幫人理髮、美容,一手替人截肢、放血,拔牙作為一種「刀工」,也在服務範圍之內。當時的醫生(Physician)多數是大學學者,僅僅提供醫療意見,見紅工夫則交由理髮大夫代勞,然而衛生意識不足,開刀經常導致血液感染,「手術」失敗致死率因而甚高。
直至 1840 年,美國巴爾的摩成立全球首間牙醫學院,牙齒護理終於成為專科。事緣一班自學牙醫向當地馬利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提議在醫學院增設口腔護理課程,遭到一眾大學醫生以牙科並不重要為由拒絕。二者合流失敗,繼續分道揚鑣,直至今日,醫生仍然不會督促你去洗牙驗牙,牙醫亦無意請病人勤做運動。結果,美國每年有過百萬人到急症室求診牙患,醫療系統額外增加數以 10 億計美元負擔之餘,病人亦不見得獲得適切治療,多數以止痛藥打發,或是轉介牙醫,然而醫療保險往往不包牙科,於是又加重病人的財政負擔。
牙醫與醫生分家,但口腔與身體並未分離,鑑於牙患牽連甚廣,歷年來不斷有聲音要求統一系統處理。美國生物化學家 William Gies 為醫療研究在 1920 年代走遍美加各大牙醫診所,報告力推口腔護理列入保健系統,卻遭牙醫組織以專業獨立及私營執業為由反對;前公共衛生署總署長(Surgeon General)David Satcher 於 2000 年發表的口腔健康報告同樣呼應前人的合流建議,然而至今仍是建議。牙科市場盈利可觀,私營組織當然不欲被納入公共服務。醫學問題遂變成經濟問題。
牙醫涉足美容市場之後,更是大發利市。潔白無瑕的完美露齒笑,源自大蕭條時代荷里活電影的推廣。年輕牙醫 Charles Pincus 看到螢幕上的不整牙齒(包括 James Dean),於是與夢工場合作,塑造美國夢幻牙齒,例如為童星 Shirley Temple 裝上美白瓷牙。美形皓齒成為影星的通例後,大眾爭相模仿,於是出現「完美式笑容」(Perfect American smile)、「社交齒」(The Social Six)(即上六齒)一類說法。
遠古人類從未注重口腔保健,牙齒尚能流傳萬年,今人被建議晝夜刷牙,每半年洗牙一次因為現代人食糖量較大,背後也涉及審美觀,若是依據古代日本的審美法,女性則要染黑牙齒才叫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