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還否記得?1996 年的「迷幻列車」裡,其中一幕在愛丁堡公園,Renton 和 Sickboy 一邊用 BB 彈槍狙擊公園裡的遊人,一邊討論 David Bowie、Lou Reed、Elvis Presley、David Niven、「玫瑰的名字」等,結論是那些曾經才華洋溢,接通了天地線的藝術家,隨年紀老去,都會慢慢失去感覺,不再美麗。Sickboy 說:「It’s certainly a phenomenon in all walks of life。」Renton 反問:「So we all get old and then we can’t hack it anymore. Is that it?」
這麼一句反問,由 20 年後他們自己,作了最完美的解答——是的,人會老去,而老是一件不優雅的事。
「迷幻列車 2」是一部粉絲如我所期望,並超額多出期望的續集電影,非常出色。出色在它的定位,導演 Danny Boyle 並沒有炒冷飯,沒有把一切推倒重來美其名 reboot 的狗尾續貂,更沒有一如某些港產片所謂續集,為著重演廿年前技驚四座的風格化畫面,硬叫一群大叔去扮廿年前的自己。反倒是如果你抱著看廿年前酷來酷去的鏡頭,心想這是 90 年代英倫熱重臨,Britpop revival,大家盡地一鋪 hip 起來吧——抱歉了,你違背了導演初衷,也自欺欺人的忽視了時間。
電影一開始即已拖緩的節奏,缺乏一開場就出那招牌「Choose life」讀白,正是告訴你時間已過,怎麼耍酷也是徒然。人老了,招牌緊身牛仔褲再也穿不下,第一集街道上的招牌逃跑畫面,也變成了第二集開首在跑步機上的練跑和摔倒。10 歲會覺得 20 歲很老,20 歲會覺得 40 歲很老,到你 40 歲時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還是一樣的懵懂迷失。曾經你以為自己不在乎時間,結果你發現是時間不再乎自己。
有人說第二集是不能獨自成立的篇章,一定要先看首集才能明白。我卻認為兩部電影根本分隔不開,皆因它的觀影經驗絕不止於電影院裡的 120 分鐘,而是把中間隔著的整整 20 年也一併包涵在內。這是一個長達廿年的故事,它在玩弄觀眾的記憶,多年後今天,當你在光與影中看見銀幕上幾位熟悉的主角,Renton、Spud、Sick Boy、Begbie,你會驚訝發現,原來某部分的他們一直寄居在你身上。角色隨著你本人而成長,今日再看見他們,就像電影中那些八米厘鏡頭式的朦朧畫面,恍如隔世。當 Spud 偶然回到他們當年一起逃跑的斜角窄巷,看見了當年的魂縈舊夢,那一刻,坐在觀眾席的我們也彷彿看見了自己——當年看這部電影的你有多大?生活如何?旁邊跟你一起看的人,現在在哪?把這麼一個影後功課做完,你會發現這幾個蘇格蘭小混混算不了甚麼,因為你的人生,比他們幾個的毒海浮沉都還要驚艷、精彩、哀傷、又潦倒得千百倍。
戲內,當 Renton 突然在廿年後出現,拿著 4,000 鎊給予其他角色作賠償,Sickboy 悲痛怒叫:「我還可以用這些錢來買甚麼呢?一部時光機嗎?」俱往矣,當年他拿走的不僅是錢,而是一段有憧憬的人生。戲外,燈光亮,踏出電影院的一剎那,你會發現拿走這廿年間一切的,不是 Renton,不是 Danny Boyle,也不是 Ewan Mcgregor,而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