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Sharp、Toshiba 因鉅額虧損,不是落入賤賣窘境,就是瀕臨破產危機。但同一個時代崛起的另一家百年企業松下(Panasonic),卻早已谷底反彈,擺脫虧損。
差異就在於前者還在堅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寧可戰到死也不願意投降受辱,後者卻早已看清局勢,像明治天皇一樣改革求存。
60 年前,松下靠一台彩色電視打入美國市場;Sharp 可以花 40 年,只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液晶技術,慢工出細貨,使日本成為全球液晶電視之王。
但近十年,韓國、中國品牌崛起,快速推出高 CP 值的家電產品,現在電視卻成了日本大廠的虧損錢坑。
日本因為中韓競爭,逐漸被迫退出家電市場。2008 年日立慘賠 7,800 億日元,創日本製造業史上最高虧損紀錄;三年後,Panasonic、Sharp、Sony 相繼敗在液晶電視產業,不敵韓國三星,三家大廠合計虧損達 1 兆 6 千億日元。
擁有多年日本企業顧問經驗,BCG 台灣董事總經理徐瑞廷指出,消費性電子要賺錢只有兩個途徑,一為提升價值,二為量大。日本企業既無法以高技術說服顧客購買高價產品,又無法如三星一樣擴張市佔率、衝量,這時候日本企業習慣採用的技術——製造與品牌的垂直模式,就開始面臨虧損。
如同荷里活電影末代武士中的場景,Sharp、Toshiba 就像渡邊謙所飾演的舊時代軍閥,無法忘懷往日榮光,儘管虧損也不願意放棄傳統。但松下,卻認清了自家的技術已不再是企業競爭的唯一優勢,大膽的斷尾求生。
松下社長津賀一宏 2012 年上任時,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家中擺了一台松下產的 Plasma (電漿)電視和一台對手的液晶電視,他和妻子每天盯著這兩台電視看,結果「我太太因為是松下支持者,就說 Plasma 電視比較好,可是我並沒有看到明顯差異,」「我們太自信了,卻忽略了要從客戶的角度看待產品,」津賀說。
於是,他宣布提前停產 Plasma 電視,砍掉三年內無法達到營業利益 5% 的產品線,並調整組織架構,裁員近萬人,才將原先 16 項業務、100 個部門,縮編成四家公司、56 個部門,全力發展車用、能源等業務。
不僅如此,松下還像明治天皇一樣,願意放低身段,走向海外,找尋合作夥伴,甚至甘心成為配角。
與電動車大廠 Tesla 的合作便是一例。2009 年開始,松下開始獨家供應電池給 Tesla,更在今年 1 月宣布,將投資 16 億美元,與 Tesla 一起在美國內達華州建設電池工廠,防止韓國 LG 等對手搶單。
此外,松下用超過 200 億日元取得歐洲汽車後倒後鏡大廠法可賽(FICOSA International)5% 股權,共同開發監控系統,藉此打入福斯、雷諾等車廠供應鏈,展現國際化的決心。
曾經紅極一時的日本企業與品牌,若不願意放下身段改當國際配角,最終將只能走向切腹自盡或戰死沙場兩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