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皓昕:「情繫海邊之城」——把悲傷留給自己

A+A-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劇照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劇照

「Manchester by the Sea」,曼城何來有海?此曼徹斯特不同彼曼徹斯特,此乃美國麻省一個海邊小城,天空長年飄著白雪,大海長年湧著白浪,是一個被死更冷的北美小鎮,冷得把悲傷都埋藏大雪之下,似沉睡了,卻無處可逃。

主角,李,一個頹廢壓抑的通渠工人,收到哥哥死訊,被迫從波士頓回到一小時車程外的曼徹斯特處理後事,及照顧哥哥的遺子。小鎮大雪卻掩蓋著李的過去,他當年意外釀成了無可挽回的家庭慘劇,前半人生盡毀。這次重臨傷心地,愁城像提示著他,還不是饒恕自己的時候……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劇照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劇照

電影是寫人的藝術,特別是這種探索情感,著墨於演員感情發揮的寫實派作品。導演堅尼夫·羅納根(Kenneth Lonergan)不算個一帆風順的人,編劇出身的他曾經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執導的第二部長片 Margaret 卻因為跟電影公司起創作分歧,讓他墮進了整整七年的法律訴訟,無論創作和財政都跌入低谷。好友麥迪文(Matt Damon,是的,就是演戲那位)為了幫忙,跟他一起創作 Manchester by the Sea 的點子,由羅納根執筆,本來屬意由麥迪文本人演出和第一次執導。美麗的組合最終卻因湊不上時間而胎死腹中,轉由麥迪文的好友加西·艾佛力(Casey Affleck)出演——當年經典「驕陽似我」(Good Will Hunting)也是由麥迪文和加西·艾佛力的哥哥賓·艾佛力(Ben Affleck)編劇,陰情不定的心靈故事,也發生在麻省。不知是否這緣故,看 Manchester 時,我總下意識聯想到「驕」。儘管,兩者氣質相似,咬下去卻是不同味兒。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海報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海報

不同在 Manchester 並不是一部叫人積極向上的電影,暴雨過後,並不一定有驕陽。這樣說並不是指創作者一面倒釋放負能量,強把觀眾拉進一個暗黑無天的抑鬱境地。不是的,Manchester 動人在於它的真誠,它對悲傷的誠實,並沒犯下許多文藝片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通病。因為人生在苦難之前都是脆弱的,沒有人會為了裝酷而硬要抑鬱,硬要擠出一兩條金句。如果過往的悔疚是座巨山,你要翻過去,首先就要好好鍛鍊自己,成為一個新造的人。然而電影就是告訴我們,世界上總有些山是無法翻過,總有些悲傷是無法撫平。電影中,當哥哥的兒子問主角,為何不繼續待在曼徹斯特,主角答:「I can’t beat it.」無論你哭多少遍,上多少個分享會,看多少個心理醫生,人生總是由後悔組成,而你不必然能夠在每一個悔疚中得到釋懷。人生本是如此。

Manchester by the Sea 有點像「金繼」(Kintsugi),即日本傳統修補陶瓷的金繕修復技術。瓷器破碎了,日本人在缺口塗上金粉黏合劑,讓缺憾成為不完美中的美。侘寂美學(Wabi-sabi)主張「沒有甚麼能長存,沒有甚麼是完成的,沒有甚麼是完美的」,有時修復的陶瓷,比打破前還更具價值。擁抱無常,風景方才顯得更美。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江皓昕,編劇,白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