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對創業家而言,甚麼是金融?

A+A-

finance

創業家不少對於金融的一切,感到陌生。但你現代創業開公司,說要完全跟金融沒關係,那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大家都有在新聞聽說過,一個初創企業怎樣從 VC(Venture capital)或天使投資者手上得到資金,或者一個創業家最後取得成功時,怎樣最後上市,或者賣掉股權取得資金。或者哪個公司收購了誰,跟誰合併。

而這些行為,正正就是金融行為,當你公司的股票第一天存在開始,不管你喜不喜歡,你也已經是資本家,你已跟金融脫不了任何關係。創業從開始,中途出現困難,去到最後功業圓滿收割,都需要金融技術。

很多創業者想得到投資,也想最後能夠從創業中得到收穫,這些都是取得資金的行為。但是他到底是拿甚麼出來換資金呢?他自己也搞不懂,那些創業者常常以為自己的股權值錢,說願意拿股權換資金,最後卻沒有人理會他,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看不通這是一個金融行為。他只是道聽途說,別人可以拿股權換錢時,他以為自己也做得到,就好像買了史泰龍用過的健身器材,就以為自己能變成肌肉佬。他們不了解,即使有同樣的工具,實際上也不知道其用途。

創業家必須理解,甚麼是金融行為?金融是非常的多樣化,要完全理解,是一種專業,但創業家必須理解的卻只是一個部份:「收入潛能與現金的互換」。

不論以任何方式提供資金,從借錢給你,還是集資,還是買你的股權,本質上都是購入「未來收入的權利」。你可以把自己的股權,當成你果園裡的一棵果樹,每年會結出果實收成,你的股權就像是那棵樹。而那些提供資金的人,就像是拿著幾籃果實,去換你的果樹。如果你同意,你就會得到那些立即可以吃的果實,但是失去了一棵可以在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結果實給你的果樹。

反過來說,你有一些多出來吃不光的果實時,也可以拿去換取別人的果樹,而日後享受那些果實。這個故事裡只有果樹和果實,看起來像農業故事對嗎?不,這就是金融行為。果實就是現金,果樹就是股權。你有果樹可以給你往後幾十年的食物,可是你現在餓,那果實沒結那麼快,你便用這未來的食物,換現在的食物。同樣地,有現在食物的人,果實吃不光放著也會腐爛,不如交換未來的新鮮果實。

看,多麼的自然?這就是健康的金融,也是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可不是甚麼紙上富貴,買空賣空。

同樣地,你拿股權去換錢,也是估計「潛在的未來收入」,透過折價,去換現在的錢。所以實際上,你是以錢換錢,只是拿一塊長期的錢,去換短期的錢。例如你公司每年能賺一萬元,100 年就是 100 萬元,我用 50 萬元買你未來 100 年的收入可以吧?這是小學數學題啦,再進一步說,你的公司每年能賺 100 元,但下一年的收入會加倍變 200,再下一年又加倍變 400,那我應該拿多少錢來買你的公司呢?可能要動用微積分吧?不過道理就是這樣。

而你讀過數學,也知道零乘甚麼都是零,所以你的公司盈利能力看起來是零?或者怎樣也計不出盈利能力?恭喜你,你的股權的未來 100 年的價值,是零,自然你賣出去的價錢,也是零。當然你的公司不一定要獨自能盈利,配合其他公司而增加其他公司的盈利,也能算出價值。例如說,別人有隻雞,你有豉油,可以增值成豉油雞,你懂的。

這也是為何「增長能力」會在創業界這麼重要的理由,因為就算你盈利很低,但只要每年有吸引的增速,用微積分算一算就等於幾十年後巨大的幾何數字,這就是高成長的公司,股權能夠賣到高價的理由。

例如我在妹妹十餘歲時跟她說,她過去每年長高多少百份比,只要保持這增高速度,預期她在 100 歲時會變成巨人⋯⋯股權估值大概就是這樣回事。所以你想要得到投資或者可以換取大量現金?弄出漂亮的增長曲線是重要的,至於這是否現實嘛,這個,當然你要相信它是現實啦,說謊是不對的,騙人之前先騙你自己。

放心不要有罪惡感,北面有個國家說自己只要保持增速,二零幾幾年就會超越美國了,他們都未有罪惡感,甚麼時候輪到你這樣說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鄭立,Cheng Lap,香港人。從不被寄望的職校生到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長於議題思辨、邏輯推演,評析經濟與政治局勢。現於香港「明報」,台灣 udn 「鳴人堂」專欄,以及 PTT 論壇發表文章。著有「有沒有 XXX 的八卦」及「希特拉救港攻略」。Facebook Page:Cheng Lap。

https://www.facebook.com/leglor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