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er Ho:從杜林普到葉劉,Fact Check「後真相政治」年代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圖片來源:路透社

很久以前,人們仍然相信政治人物要有誠信,才能得到選民的信任。不過,在「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年代,政治人物是否言而有信、說話有沒有根據,似乎不再重要。遠一點的英國脫歐公投,事後否認言論、走數的政客大有人在;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杜林普經常說謊吹牛,但無礙選民投下信任的一票。

美國媒體會在總統大選的電視辯論檢定事實(Fact Check)。早在 2003 年安能堡公共政策中心(Annenberg Public Policy Center)便和一班政治記者共同製作了網站 FactCheck.org,網站會發表文章指出候選人引用的數據、資料是否真有其事。到今年,多間媒體更開始製作現場檢定。從選舉開跑到杜林普勝出,媒體經常可以找到他的不實言論。可是,電視節目可以有主持人或對手即時指出「你呃人」,選民在社交媒體看到的資訊大部分都沒有經過驗證,而後者卻是這個「後真相政治」年代人們收發資訊的主要渠道,杜林普更時常用自己的推特帳號發表誇張言論,於是很多人把假消息信以為真,又把真消息誤作流言。

有見及此,華盛頓郵報開發了一個名為 Real Donald Context 的擴充功能,用戶只要在 Chrome 或 Firefox 安裝這個檢定工具,閱讀杜林普推特貼文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內容是否準確。目前,這個檢定工具是由記者人手判斷,並加以相關連結,要在短時間做好這件事並不容易。經過今年人工智能的飛躍發展,也許下一次選舉之前,這個擴充功能會由人工智能機械人負責,提供即時而詳盡的檢定。

donald

除了散播失實言論,政治人物也常常前言不對後語。杜林普四年前攻擊美國的選舉人制度,認為它是民主制度的災難,諷刺地四年後的今天,他正因為選舉人制度的特性而擊敗希拉莉成為總統,於是美國又有人做了 Trump Minus Four 的推特機械人,自動重貼杜林普四年前的推特貼文,簡單的操作卻完美展示杜林普如何「覺今是而昨非」。

「後真相政治」是全球現象,並非民主社會獨有。香港特首選舉的參選人逐漸現身,市民稍一不慎也會誤信錯誤的資料,例如葉劉淑儀發佈政綱要爭取舉辦 2021 年全運會,但國務院已於年初同意由陝西承辦。這些事情在過去的立法會、區議會選舉亦時有發生,這些政客不一定是向杜林普偷師,可能只是論政質素差劣,沒有做好資料搜集而信口雌黃。因此,無論是葉劉、林鄭還是曾俊華,市民也很需要一些工具去 Fact Check 他們的言論,去揭穿政客的西洋鏡。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任職跨國科技公司,網站 Outside 成員。

http://www.outsi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