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孩子改名,考父母長輩的功夫,查字典是指定動作,信風水的還要夾時辰八字。有些家長煩了「家明」、「嘉欣」、「志強」、「淑儀」,等到自己做人父母,就替仔女起個特別名字。有些確實新鮮,部分卻甚尷尬,不是難讀難寫,就是不知所云。但這種現象絕非香港獨有,騎呢怪名近年在全球亦蔚然成風。多國專家都在問:名字何以這麼怪?
2010 年,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教授 Jean Twenge 研究在 1880 至 2007 年之間出生的 3.5 億名嬰兒,發現自 50 年代起使用常見名字的比率下降,譬如新生男嬰使用 10 大常見名字的比率,由 1950 年超過三成,跌至 2007 年少於一成。現時,一些常見名字會在拼字上作出變化,譬如 Jason 改成 Jaxson。英國則流行用雙名(double-barrelled),例如 Amelia-Rose。德國學者以西部一座城鎮進行分析,亦發現同城使用獨一無二名字的比率,由 1894 年的 32% 增至 1994 年的 77%。
京都大學就 2004 至 2013 年新生嬰兒名字進行研究,也顯示近年日本父母愛把漢字結合,組成一個發音有變的名字,譬如「心」這個字一般讀作「kokoro」,如今卻會讀作「ko」或「koko」,再搭配其他漢字組成名字,譬如「心春」(koharu)或「心愛」(kokoa)。另有部分名字則是寫作漢字,但改用英文發音,譬如「海」一般讀作「kai」或「umi」,但現在有些家長會唸做「Marin」這個接近英語「marine」的發音。
何以不同種族地區的父母,都不約而同想標奇立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Michael Varnum 發現,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冒起是一大因素。他以美國各州舉例,指出較遲有歐洲人定居的地區,譬如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俄勒岡州和懷俄明州,較少兒童使用常見名字。在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亦有類似的現象。他解釋:「決定移居一個全新、帶點危險及未知的地方,這些人或許較為自力更生及特立獨行。」為孩子改個前無古人的名字,可能就是出於這種傾向。
京都大學的研究員亦認為,日本家長愛用特別名字的原因,是追求一種獨立性,特別是使用常見漢字、但罕見發音的情況下。分析認為,在面對面的溝通中,名字多是被人稱呼或叫喚,需要書寫的機會則較少,所以異於常人的名字讀音,有助增加個人色彩,留下較為鮮明深刻的印象,不至於在群體中面目模糊,叫人想了半天也記不起名字為何。
另一個流行起用罕見名字的原因,Varnum 相信是財富的增加。他將這種趨勢與經濟狀況改善扣連起來,多個研究顯示,較為富裕的一群傾向自我關注,重視獨特多於一致。「當你擁有大量資源,毋須為匱乏而憂心,便有餘裕突出一點。」以獨特的用字為子女命名,就是一種體現。但在艱難時期,保持協調、順從主流的做法,是安身的不二法門。艾默里大學的 Emily Bianchi 分析 1948 至 2014 年美國人命名的趨勢後,亦發現經濟不景氣時,嬰兒撞名的機會率,都遠高於景氣好的年份。
不過,萊斯特大學社會學家 Jane Pilcher 指出:「名字是個人身份的核心,亦與法律身份密不可分,讓國家及政府來辨識我們。名字亦是社會文化身份的一部分,以性別、種族和其他方式來標記我們是誰。」可見名字不只屬於個人或其父母,更與社會、國家緊扣,因此命名再自由,也有一定限度。 Nutella(榛子醬)、Cyanide(氰化物)、Circumcision(割禮)這些怪名,就曾被多國法官下令禁用。在冰島及德國,嬰兒的名字更需經國家批准,令孩子日後免受羞辱或欺凌。
不少人批評做法過於專制,但這種顧慮也許有其道理。有研究顯示,人的名字若較易發音,其印象分亦較為正面,職位亦較高級。另有研究亦指,名字較不尋常之士,在交友網站中多被訪客忽視。假若「你的名字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新手父母似乎真要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