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須經驗,薪高糧準」,似在騙人多於招人。但在年末的美國,不少零售商確實如此公告。沒做過售貨員?不要緊,只要你夠熟悉時尚潮流、對名牌如數家珍、兼有高度社交能力,零經驗也照請無誤。這種嶄新的招聘標準,全為迎戰 Amazon 等網購巨擎的強勢搶客。
年末是美國的銷售旺季,感恩、聖誕加除夕,以及「網絡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五」,營業額最高可佔全年的四成。然而,近年明顯旺舖更旺網。大型零售商既有門市又有網店,理應照賺無誤,但他們還是覺得虧大了。此話何解?道理其實很簡單。你想想家中多少衣服雜物用具,是受店員推薦(和慫恿),或是閒逛時一見鍾情,衝動買了卻甚少用到?這就是門市獨有的魔力。
有位禮貌周周、說話貼心的 sales 游說你,自然比一個人隔著屏幕,左看右望性價比研究一輪,更容易心動下手。又或是見著他/她殷勤服務,替你攀高伏底找鞋試穿,你也不好意思拒絕對方的推銷。而對店家來說,門市銷賣尚有另一好處 —— 省下發貨成本。於是,為吸引顧客「稍移玉步」多逛多買,美國一些零售商改變用人原則:不求零售經驗,只求購物經驗。
大型百貨公司 Macy’s 募集兼職員工,招聘廣告就這樣寫:「為營造購物體驗,令客人賓至如歸,擁有零售經驗者優先,但並非必要。」連鎖百貨店 Bon-Ton 人力資源副主任 Denise Domian 亦表示:「過去,我們把零售經驗看得很重,但現在我們要求的,是擁有良好的顧客服務,明白何謂顧客服務。」店方請來熱愛購物的人當售貨員,就是希望他們將心比心,把自己受落的那些銷售技巧,用到顧客身上,甚至主動向客人推介自己愛用的產品。
22 歲的 Melany Diaz 獲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 L’Oreal 聘用,在芝加哥的 Macy’s 百貨店內,擔任節日專櫃人員,縱使她毫無零售經驗。她指 L’Oreal 要求的,是她對目標客群和旗下產品的深入了解。「他們希望我對品牌知得愈多愈好,品牌的歷史最為緊要,因為有很多顧客見證著品牌的成長。」簡單來說,就是要與客人「有計傾」。
由同一產品的十多年的包裝轉變,到 A、B、C 款潤膚膏有何分別,都能與對方談得頭頭是道,甚至乎閒話家常兩句,拉近彼此關係,客人高興了,更願付錢了。這是網購無法辦到的事,它只能在產品簡介中,冷冰冰地羅列出顏色價錢和尺碼,卻不會有女孩微笑地說:「先生,你的膚色跟這件比較襯。」至於淘寶賣家?頂多回你一句「亲,国外不包邮」而已。
但為何招請零售人員,還要標明「薪高糧準」?皆因網店和門市爭著要的,不只購物客,還有兼職工。為應付年末的銷售旺季,Target、Kohl’s 及 Macy’s 各自多招 7 至 8 萬人,Amazon 亦會僱用 12 萬名臨時員工,UPS 等速遞公司也欲再請些人。但美國失業率跌至 16 年新低,坊間又多了 Uber 司機等兼職機會,招聘臨時零售員變成難事,商戶只好加點甜頭,引人應徵。
Macy’s 和 Target 選擇將薪水調高,並發放繁忙時段津貼,以提升兼職的吸引力。但職場招聘專家 Susan Vitale 預料:「零售額將較去年為高,代表工作會較以往繁忙,但另一方面,求職者卻明顯減少,零售商需要尋找新的方式,在節日旺季招請及挽留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