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援助基金會」的研究顯示,中國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民的行善程度,卻在世界敬排末席。反觀鄰國緬甸,在財力上,自然望塵莫及,卻是世上最慷慨之國。是「發財立品」已經過時?抑或捐獻「純粹講心」?BBC 訪問多名人士,他們來自世界慈善國家排名頭三位國家,從中分析各國行善的動力何在,對社會又有何影響。
緬甸
這個全球最大方的國度,多達 91% 居民曾向慈善組織捐款。當地的慷慨之風,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Hninzi Thet 博士來自仰光,她指小乘佛教中「業」(karma)的概念,在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教徒的)任何善行都有助轉世(incarnation),他們將有更好的生活。譬如,若在兒女生日當天,向僧侶布施食物,可令自己積下功德。」
以往緬甸人捐贈的食物和金錢,絕大部分都給了僧侶和寺廟。但 Thet 表示,「最近,開始出現對孤兒院的有組織捐助。」她相信,特別是流亡人士帶來西方的捐獻概念,促成風氣改變。事實上,不光是外來思想,即使是外地來客,當地人亦甚為歡迎。在去年一項全球調查中,緬甸就被評為全球最友善國家。
美國
Thet 如今定居美國,她認為美式行善並非「投資回報」,而是「推己及人」,較符合公民意識。國際文化組織「I Am Triangle」創辦人 Naomi Hattaway 以維珍尼亞州小鎮舉例。「對絕大部分居民來說,捐贈、關懷和行善的精神,幾乎已是強制程度,」她形容:「若有任何需要,居民就會踴躍幫忙。在籌款活動上,所有人理所當然地參與。」
這種態度或許是世代相傳。麻省居民 Zoe Helene 表示:「無論是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他們都持續捐輸,卻從不拿來吹噓。他們只是跟我說過,在大蕭條、一戰及二戰時,都曾向居民派發食物。我相信,他們希望我能明白,同理心對人格發展極為重要,人們需要互相幫助,否則文明就會崩壞。」但 Hattaway 補充,在部分鄉郊地區,義工活動並不普及。
澳洲
當地人愛說「Fair Go」,確保機會均等,無人佔優,而他們的行善之心,也是源出於此。居於墨爾本的 Erik Stuebe 認為:「這裡尊重成功人士,亦保持謙虛及真誠,維繫根源,積極助人。」墨爾本的社區意識特別強烈,不時舉辦大型籌款活動,捐助對象更不分國界。譬如組織 Movember Foundation 就鼓勵全球男士在 11 月留長鬍鬚,為推動男性健康籌款。
自然危機亦驅使澳洲人踴躍行善。諧星 Jim Dailakis 憶述:「2004 年印尼受海嘯重創,澳洲人的捐款高達 4,200 萬美元,而當時澳洲不過 2,000 萬人。」Stuebe 則記起 2009 年的嚴重山火,造成大量人命及房屋損失,墨爾本人全力援助。「大家捐出大量時間、金錢、衣物、住宿及留言,淹沒了整個系統。我認為澳洲人樂善好施,慷慨就義,盡其所能協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