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學生能力,長期位於國際評估 PISA 的 10 名內,一直是全球教育的範例。回顧芬蘭的教育政策,芬蘭人不會強調成為「世界第一」,亦沒有研究如何量化學童表現,即使學生的 PISA 成績自 2012 年微跌,依然大力推行以人文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去羨慕,當香港學生受苦於填鴨式教育、補習名師分析出題規律及考試數據,芬蘭卻沒刻意迎合以學科作分界的國際測試,反而於今年度的教育改革提出「主題教學」—— 一種刻意融合各學科於一體的教學模式。
非摒棄科目
芬蘭教育部預料,是次全國課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NCF )改制,將於 2020 年全面落實,其中包括:「主題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將取代傳統以學科為本的教學方式,成為課程規劃的主要方針。不過,芬蘭教育家 Pasi Sahlberg 近日就撰文釐清,由於 NCF 並非強制執行,學校可彈性處理,因此不能說所有學校均會放棄學科劃分。事實上,指引內亦只要求那些為 7 – 16 歲學童提供教育服務的基本學校,最少安排一個學期實行主題教學。而且,芬蘭學校的自主性高,所以學校可採用多變不同的做法配合指引,並非必須全面取締傳統科目分類。
另外,作者同時指「全面教學」(a holis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似是舊調重彈多於創新改革。因為自 1980 年起,當地學校已一直在試驗這方針,例如在小學英語課,老師會在黑板貼上歐洲地圖,再讓學生說出不同地區常見的天氣狀況。
改革背後的理念
芬蘭教育部的課程規劃統籌 Irmeli Halinen 指,是次教育改革除了旨在加強學生適應全球化和審視局面的能力,更重要是引導學生尋找在世界的意義。傳統教育下,學科的界線涇渭分明,「為何要拿高分」、「知識如何幫助落實人生計劃」盡是些存而不論的疑惑。但若採取主題學習,由於學童可參與課題制定和決定取角(例如,學生大可透過分析俄羅斯氣候來解釋為何德軍會在二戰中敗陣),他們便有機會不時拷問自己的興趣和定位,並在具體情景中體會抽象知識的價值。另一邊廂,主題學習較能照顧學童的能力差異,這與芬蘭一直強調教育平等的理念不謀而合。
成功並非僥倖,國國有本難念的經。捨易取難實踐高遠理念,意味需更著力發展其獨特的教育制度。芬蘭捨棄要學生成績為本的路線,選擇投放更多資源研究不同教育制度、促進不同持份者之間的合作與溝通,以及重點培育優質教師。在芬蘭,當小學教師隨時較考入大學還難,據 Sahlberg 另一篇文章的分析,平均每年 10 位中便有約 9 位想報讀小學教師課程不果。
「不求你高分,只盼你能在平等的環境下當個有勇氣抉擇的快樂人」,如此一句令人動容的話,芬蘭人一直在實踐,反觀香港,那個離地得會把學童抑鬱自殺現象歸因於青少年缺乏人生規劃的教育局長,又能否領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