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丑介乎於滑稽與怪異之間的特徵,人們的評價不一,有人認為觀看小丑滑稽的行為是愉悅的享受,也有人認為小丑會令人產生不安、驚慌等不安情緒。談及小丑,都離不開萬聖節服飾、驚慄片或噩夢,無一不讓人發毛。他的魔化形象,甚至啟發不少邪惡角色的誕生,電影 It 中的 Pennywise、Batman 中的 the Joker、摔角手 Doink the Clown,甚至動畫 The Simpsons 中的 Krusty 。曾幾何時象徵歡樂的小丑,為甚麼竟淪為使人望而生畏的怪物?
歷史中的形象
小丑擁有近千年歷史,以搗蛋、幽默、荒唐的形象出現在各種文明中。在中世紀的歐洲宮廷,小丑又稱為「弄臣」,負責表演滑稽戲劇娛樂君主,把廷上眾人逗得捧腹大笑。他們被賦予言論自由,諷刺和嘲弄達官貴人。但這是賭上性命的職業,一旦不慎「寸親」權貴,下場堪虞。更可怕的是,弄臣們若沒能使王侯發笑,隨時付出沉重代價――很多弄臣因此被割下面部的肌肉,防止嘴角下垂(《黑夜之神》裡的小丑也是如此保持笑容)。時刻保持著笑容的背後,竟有這麼血淋淋的歷史,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直至 18、19 世紀,歐洲(尤其英國)啞劇中的小丑風靡一時。及後馬戲團興起,小丑文化由英國傳到美國,更令娛樂表演蔚為風潮。單調的馬術表演轉型為盛宴式的三環馬戲團,巡迴全國演出,捧紅了不少「流浪漢」小丑。從這時代開始,他們穿上華麗繽紛的戲服,化鮮艷奪目的妝容,以繃繃跳跳、滑稽的行為取悅觀眾。
藏匿於笑容底下的陰暗面
第一個符合現代小丑定義的角色,要算狄更斯筆下的真實小丑演員 Joseph Grimaldi,他在 19 世紀中藉著表演喜劇為倫敦市民帶來歡樂,但私底下生活糜爛、酗酒成性,且患有嚴重抑鬱。把觀眾逗得愈開懷的同時,Grimaldi 承受愈多的痛苦,虛弱、爛醉的身體與臉上浮誇的妝容形成鮮明的對照。
狄更斯意識到,即使現代舞台中登場的第一個小丑,也不是以繪畫在臉上的誇張表情或者妝容底下的陰沉面目取悅觀眾,真正戳中他們神經的,是兩者之間的反差感所造成的張力。這心態或許早就深植於人類的遺傳密碼內,Ringling Bros. and Barnum & Bailey 馬戲團負責人 David Kiser 表示,在石器時代,人們已懂得把灰燼塗抹在臉上,以彼此逗笑或是恫嚇。真實與表面之間的不協調感,對人類而言煞是吸引。
陰暗面的表現形式逐漸扭曲了小丑本身的涵義,直至 20 世紀,他們的正面形象慢慢被負面形象所取代。美國作家 Benjamin Radford 出版的書籍 Bad Clowns,整理了邪惡小丑的歷史。第一個恐怖的小丑形象可追溯至 1970 年的小丑殺手事件,曾經裝扮成小丑逗弄小孩的 John Wayne Gacy,背後竟是殺害 33 人的連環殺手,衝擊當時美國社會。
隨後,荷里活電影掌握人們對於小丑的矛盾心態,創造各種恐怖小丑角色,當中以 Stephen King 塑造的 Pennywise 最為駭人。自此以後,小丑便與精神變態的行為劃上等號,並成為集體潛意識。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也是在這個時候才浮現。
恐怖形象的本質
小丑由人所扮演,身軀與常人無異,但他們另類的臉孔,令人有種不舒適的緊張感,尤其在兩歲左右的兒童間引起莫大的反應。加利福利亞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Dr. Ronald Doctor 解釋,幼童處於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發展時期,世界觀正在形成,他們對小丑扭曲誇大的臉部特徵和變異的身體比例特別敏感,例如鼻頭、嘴巴和腳,無法輕易接受而容易被嚇倒,遂埋下童年陰影。
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曾闡釋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描述人對一些熟悉但有奇異陌生感的事物會有驚恐反應。當人們被某些事物的熟悉特徵吸引,但同時被其另一陌生的特徵排斥,兩種矛盾的想法及不安的情緒使得人們產生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們熟悉小丑的人類外型,但對其異於常人的五官感到不適,因而莫名恐懼。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人對擬人機械人形成難以名狀的慌張感。
還有一點礙眼的特徵,就是小丑臉上掛著的笑容。當人們看到笑臉,會自然連繫到好事情,但小丑永遠也在笑,卻顯得有點不妥。解讀面部表情是人類的生存關鍵,由於無法從小丑的臉上分辨其表情的真正意圖,人們便會自動提高警覺性。
人們對於小丑的恐懼並非與生俱來,只是我們活在一個大眾傳媒無孔不入的年代,小丑與驚慄片的掛鉤便不期然地滲透文化的集體意識內。所以,小丑們好像總有詭異魔力,不知不覺間挑動了人們的神經,把封鎖於潛意識內的恐懼解放出來。尤其在高度城市化、去個人色彩的世界裡,溝通愈趨異化,人們對於陌生人及恐怖分子的恐懼,使得道德恐慌(moral panic)在社交媒體的助力下不逕而走,近期美國大鬧恐怖小丑潮,人們扮成小丑來犯案,實是折射了社會上的憂慮和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