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和朋友 C 一起帶孩子們去行山,對於她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我是不敢恭維的。例如,當孩子邊走路邊玩手機,朋友 C 說︰「成日掛住玩手機,跌死你呀!講極都唔聽!」
然後走了不久,大風吹起,有沙入了孩子眼睛,孩子馬上捽眼,朋友 C 又喊︰「次次捽眼都捽到紅晒發晒炎,又要睇醫生,遲早變盲!頭先先話完你!」
孩子發現未見過的花草,立即上前嗅和舔,朋友 C 再罵道︰「你有冇腦嫁,食得落肚咩?」
朋友 C 的說話方式,可歸納為三種︰
- 批判式對話——「話極都唔聽…!」
- 數落式對話——「每次都總是…!」
- 輕蔑式對話——「你有冇腦?個腦生草?」
以上 3 種的對話方式,真的可以令孩子聽入耳嗎?那些潛在的危險,孩子真的留意到了嗎?過程中,我敢肯定朋友 C 的孩子甚麼都不學,就是把這些惡劣和無禮的語氣通通汲收了,在未來「大派用場」。
其實家長在教導孩子時,不用破口大罵,例如,想避免孩子邊走路邊玩手機,可直接說:「不如將手機放入背包內,坐低先玩。」;若看見孩子不顧衞生隨手捽眼,可以說話糾正︰「孩子,我們可以先去洗手嗎?」,並且耐心與孩子討論,可以發問方式引導他們思考,讓他們知道「手指頭有我們看不到的細菌」、「直接碰眼球,細菌會走進眼睛的」等等的知識和道理,這樣的溝通方法才能讓小朋友聽得入耳。
負面的言詞有可能會「好心做壞事」;需要付出耐心、循循善誘才能令孩子真正體會,這樣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予他們才最有效。點講小朋友先會聽,你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