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四十年前的香港言論自由

A+A-

whatsapp-image-2016-09-11-at-19-09-44

四十年前的一份香港小報頭版,與今日報紙相比,你喜歡哪一個香港?

首先,那時的中文標題橫排,是由右起至左的。

其次,一國領袖之逝世消息,可以與所謂高級美容院和上海街夜總會的小姐廣告一同刊出。

第三,廣告裡的「小姐」,竟然有印尼籍,而今日印尼傭工充斥,可見四十年過去,印尼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民地位有何變化。

第四,以號碼形容女性,那時如此之流行,今日在婦女團體和人權組織之中,絕不容許。

第五,廣告的左側,又有另一段短聞:殖民地香港政府為毛澤東逝世下半旗「致哀」。那時的港督是麥理浩,他是一個具有社會主義色彩的領袖。這一年,距離香港紅色暴動結束,已經近十年,英中關係相當良好。英國的殖民地政府,必須避免觸怒中國,已備即將展開的香港前途談判。

但即使如此,香港的知識分子辦報紙,還能擁有如此言論自由和廣東式的幽默。這份報紙的老闆是山東人王世瑜,一個人開辦小報,三年前李小龍暴斃,他一人潛入殮房,一千元賄賂殮房工人,拍下世界獨家的李小龍遺容,發現李小龍右頸脹了一個大泡。

whatsapp-image-2016-09-11-at-19-30-23這一天的報紙頭版,令這位王老闆接到類似朱凱迪的死亡恐嚇,但王世瑜沒有報警。幾年之後,王世瑜出售「今夜報」,得現金一億,即移民加拿大溫哥華,買了八輛汽車,一直在加拿大住到今日。

期間他以「阿樂」的筆名,在金庸主辦的明報出任總編輯,並寫中醫和玄學靈異事件專欄,風行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