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萬人走到街上,投票,加上兩位爆冷的票王,想說明的是:求變與換代。今年是蘇聯解體 25 周年,在 1991 年聖誕,蘇聯宣佈解體,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被稱為最大功臣。能把共產政權扭轉,原來他從前不是改革派,更是史太林的死忠,到底是為甚麼讓他轉念?其意志和手段或有借鑑之處。
戈爾巴喬夫初出茅廬時並非改革派,相反他曾是一名「忠心」的共產黨員,他在學校寫的文章題目是「史太林是戰時的光榮,是年輕人的翅膀」,他批評異見,對共產黨的所有說法照單全收,直到他到訪捷克斯洛伐克,所見所聞令他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信仰」。1968 年捷克斯洛伐克發動了「布拉格之春」的經濟和政治民主化改革運動,被蘇聯武裝入侵平亂,事後戈爾巴喬夫跟隨代表團到訪:「我們以為那裡的人想得到我們的幫助,包括軍事支持,但我們被誤導了,事實上沒有人願意和我們說話,我們探訪一間工廠時,那裡的人見到我們都別過臉,這對我是很大的打擊。」
改革信念開始在他忠誠的幹部身份下滋長,他一面扮演著忠心不二的黨員,另一方面卻有別樣的盤算。就這樣他幾次受提拔,並於 1988 年成為公開表態「我們國家正在經歷真正的革命浪潮」的蘇聯元首,更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史無前例的演說:
選擇的自由是無可置疑的普世價值。(Freedom of choice is a universal principle to which there should be no exceptions.)
不要看輕這番言論,以為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在當時獨裁的國度裡,這位改革派的領導人,要花極大勇氣和時間才能向世人宣示。也正是他,主動與西方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結束蘇聯與西方的冷戰,推動國內自由化政策,終結了歷經 74 年的蘇聯時代。當時他為自己的「選擇自由」言論如此解釋:「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是因為這種說法出於善意而無誤,而是基於對當代歷史進程的客觀分析,大勢所趨。」
他用實際行動落實改革理念,包括從波羅的海撤軍。改革思想迅速流向東德與蘇聯在波羅的海的衛星國,整片區域幾乎隨即從共產極權轉成西方民主體制,最終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體。見證解體的愛爾蘭記者 Conor Clery 在出版書「蘇聯的最後一天」中這樣說:「蘇聯是在槍林彈雨中建立起來的,卻是通過政令解散的。」
儘管後人對戈爾巴喬夫這個歷史性人物的成就毀譽參半,但對他個人來說,真正了不起之處,大概是他成功在體制內打出改革的意志和手段,甚或影響了後人,例如李登輝甚至李光耀,他們都是在夾縫中鑽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