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和大眼袋,幾乎是香港人的「基本配置」,偶爾有之也就算了,但若長掛在臉,影響外觀之餘,更難免被人揶揄,像熊貓像做賊,倒也叫人困擾。不過,在你忙著用青瓜茶葉敷眼時,有沒有想過這些疲勞的象徵,根本不是熬夜熬出來?
要消除眼袋和黑眼圈,先要知道它們怎樣跑出來。在醫學上,兩眼下的黑影或浮腫,被稱作「眶周過度色素沉著」(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既不威脅健康,也不代表身體有毛病,因此得不到皮膚科研究者的重視,至今對其認識不多。現時所知的是,眼睛下方的皮膚異常單薄,因而透明度較高,皮下血管亦較明顯,令皮膚看起來更黑一點。亦即是說,可能純粹是生理構造。
至於另一個成因,很可能是你年老色衰、膚質變差。眼、鼻與臉頰之間的區域,為眼淚提供滑落的途徑,因而被皮膚學家稱作「淚溝」(tear trough)。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皮膚科住院醫生 Hayley Goldbach 解釋:「隨著年齡增長,表皮下方的脂肪就會減少。」 因而形成光學錯覺,令淚溝看來更凹。她相信,所謂的黑眼圈,其實只是光線在臉部反射的結果。
但 Goldbach 補充:「水腫或浮腫也可能造成眼袋。」譬如有時候人剛睡醒,眼睛下面的皮膚會比平常鬆弛;吃上一頓高鹽大餐,亦足以導致眼部浮腫。所以若你狂吃薯條,接著就倒頭大睡,一覺醒來再照鏡,可能就會多了一雙眼袋。這種生理機制,相信與疲勞關係不大。
坊間亦有流傳,暴露於紫外線輻射,會加劇眶周過度色素沉著,而壓力、喝酒及抽煙,亦被視為形成黑眼圈或眼袋的因素。但根據皮膚科研究者 Rashmi Sarkar 在今年於「臨牀與美容皮膚學期刊」發表的文章,這些說法都未經科學證實。相反,有較多實證支持,過敏反應能令人揉眼或流淚,有可能引致黑眼圈短暫出現。
雖然在「美容皮膚學期刊」內有論文指出,很多人因為眼袋和黑眼圈,而感到困擾及憂慮,甚至與生活質量下降聯繫起來,各式各樣的消除方法亦應運而生,例如食療、護膚品、激光療法甚至注射填充物,但以現時的科學研究,不足以說明哪種的效果較好。部分人選擇塗防曬品,或戴上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遮擋眶周皮膚,Sarkar 認為:「這樣做可稍為改善外觀,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但現階段想擊退眼袋,我們所能做的,或者只是少吃薯條少揉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