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逃過「奧運詛咒」?

A+A-
主辦奧運令城市動蕩不安,經濟成果存疑。 圖片來源:路透社

里約奧運場內打氣聲熱烈之際,場外的反對聲亦從沒休止。因為奧運,里約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結果導致政局動蕩,抗爭不斷,投資回本無期——其實,這場被喻為「災難」的奧運會,不過是在重蹈過去多屆的覆徹:奧運從來都對主辦國有害無利。奧運會由舉世矚目的盛事,到今日被國際視作「詛咒」,至今幾乎無人願意申辦,所因何事?繼後的主辦城市又怎樣才能避過「奧運詛咒」?

資料來源:「奧運的詛咒」
資料來源:「奧運的詛咒」

時至今日,奧運仍是世上最大型的體育盛事,舉世注目,然而申辦城市數目卻在逐屆遞減(見上圖),背後原因十分簡單: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經濟效益,主辦奧運都是有害無利,得不償失。

奧運閉幕後,那些宏偉的大白象體育場館就變得毫無用途,維修費巨大,不維修的則多數淪為城市廢墟;國家及城市政府亦會因建設奧運及維穩等事而支付天價花費,留下巨額債務,如 1976 年舉辦奧運的蒙特利爾,耗時近 40 年才還清債項。種種問題,隨著一屆一屆奧運傳遍世界各地,人類總沒有從歷史中得到教訓,「奧運詛咒」一說應運而生。

縱使如此,還是有能從「奧運詛咒」魔掌中逃出的例外:1992 年的西班牙巴塞隆拿奧運,是少數的成功案例,不但有效改善城市面貌,更降低失業率,吸引大量遊客,有正面經濟利益。據「奧運的詛咒」一書作者、體育經濟專家 Andrew Zimbalist 所說,每一個主辦城市都應研究 92 年巴塞隆拿奧運的經驗,然而那屆奧運狀況特殊,難以仿效。

1976 年巴塞隆拿的區域規劃圖。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1992 年巴塞隆拿的區域規劃圖。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92 年巴塞隆拿奧運之成功,在於其「城市計劃先於奧運」的特色。在申辦奧運之前,巴塞隆拿歷經多年獨裁,良久缺乏詳細的都市規劃,故此,在威權統治結束後,巴城馬上進行重新發展都市的大計,巴城在 1983 年申辦奧運的決定,不過大計的一部分,配合原有的城市發展計劃,而順道裝修或建設體育設施,供公眾使用。

巴塞隆拿的成功裹還有賴於民間協助、經濟環境和地理因素。

在該屆的奧運花費中,4 成由國家和市政府負擔,餘下 6 成由民間支付,分擔了責任。另一方面,那時西班牙適逢經濟良機,剛好加入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對貿易和觀光都有很大幫助。更重要的是,本身巴塞隆拿就是一塊福地,有怡人的陽光與海灘、具特色的建築及文化,充滿商機——這些條件均是無法複製。簡言之,單靠奧運本身,巴塞隆拿沒法獲益;奧運只是催化劑,讓城市發展計劃能夠充分發揮效能,產生經濟利益回報。

Andrew Zimbalist 提出了兩方面建議,使奧運會免成「破壞王」。他指出,國際奧委會其實有很多方法減輕主辦國的負擔,然而保守迂腐的他們卻為了保持壟斷地位,不願分權,結果改革寸步難行,故此必先民主化內部成員構成,增加透明度。或許期望這些壟斷勢力自行改變是一奢想,因此,國家城市在申辦奧運時,亦須緊記不能好大喜功,多利用既有設施,參考巴塞隆拿奧運案例發展。

即使奧運詛咒如此難解,但可肯定,奧運還是值得舉辦的。它讓世界好手一同競技之地,選手在場上拼命比賽的姿態,彰顯出的體育精神,透過電視網絡傳到世人眼前,喚起一股奇異的共同參與感——觀賽途程中,觀眾與運動員同喜同悲,一起感動、刺激、雀躍、快樂、失望,反反覆覆,感受深刻,難以忘懷——只望下一屆東京奧運能汲取前人教訓,辦得更好。

  • 巴塞隆拿在 1986 年至 1992 間的城市變化,在片段中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