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真的嗎?

A+A-

或多或少,人總會對自己感到不滿,時常希望要改變、改善、改進,然而,俗語又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究竟人會否改變?又可否依照個人意志扭轉性格缺憾,繼而成為「更好的人」?

每年,很多人會揮灑大筆金錢,買書買碟,參加課程,千方百計務求將自己塑造成理想的人。大眾心目中都有著相似的理想人版,如 2014 年一份美國大學的研究所指,人們希望變得外向、和藹可親、情緒穩定、勇於挑戰自己,近 97% 受訪者更表示想自己更加善良。社會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拆解人們這種心理,並命名為「Crystallization of discontent」:當人發現生活並不完美,就會思變——第一時間想變的,就是自己的價值觀和處事次序。由此,「性格」就被視為改變命運的決定性因素。

本性何物?

但是,在改變性格之先,很多人其實不太了解何謂「性格」。若根據著名社會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的理論,本性壓根兒就不存在,只是迷思(myth)。他在 70 年代所作的「史丹福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指出,在特定情況下,人會因時制宜,權衡處境後行事,而非依據某些「本性」決定如何反應。

「懶蟲」有辦法革除惰性嗎?
「懶蟲」有辦法革除惰性嗎?

1979 年,心理學家 Seymour Epstein 確認棉花糖實驗結果,但也指出了其缺憾: Mischel 忽略了在「特定情況」外的日常狀態。經長時間觀察,可從一個人的日常行為規律中,概括出他的性格。縱使人們每天都會斟酌形勢,隨機應變,但宏觀看,總有常態可尋,那些常態即是性格。

換言之,「內向」、「和藹可親」、「善良」等標籤,不過是人在待人接物上的行為規律。即使基因會決定某些人類行為,但不代表我們無法改變。認知心理學家 Scott Barry Kaufman 撰文指出,理論上,只要花一定時間調整行為規律,人們就可以改變自己。

本性難移?

Scott Barry Kaufman 解釋,其實不需人為,性格本身就會自然發展。研究顯示,性格會因成長而變化,65 歲的老人家比 85% 青年更自律,比 75% 青年更和藹,「人愈老愈成熟穩定」一說確有數據支持。另外,當人工作上了軌道、投入長期關係,他們會變得更善良、情緒穩定,較有自信。也即是,人若找到身份歸宿,性格有機會隨之改變

撇除環境因素,最近一份由美國學者 Nathan Hudson 及 Chris Fraley 所做的報告顯示,人亦有可能靠自身意志改變性格。研究員花了整個學期,觀察一群誓言要改變自己的大學生,在學期內的性格變化。每星期,研究人員都會跟大學生做性格測驗,又會與他們一同訂下計劃,協助實踐改變。到了學期結束,一眾學生的確朝著目標發展,逐漸改變;曾立下具體計劃的學生,對比起沒計劃的學生,改變更為顯著。

需注意的是,參與計劃的學生雖有改變,但並非截然不同的劇變——多倫多大學的 Janet Polivy 及 Peter Herman 解釋,這就是改變的真相。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達成改變,乃是因為「虛假希望綜合症」(False Hope Syndrome):對改變抱不設實際的期望,想像改變會來得快捷、輕鬆又明顯,達成不了目標後,又以為「再努力多一點」就會成功,卻沒有切實的檢討計劃,結果就再次失望——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Scott Barry Kaufman 提醒,如要令改變成真,使成效持續,必先革除對改變的誤解,然後以年計的發展自己,調整生活規律,最後,縱使需時長久,改變終會達到。

這或者看似痛苦,但人生本質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