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是有古典音樂的,不過幾乎無人留意:不是在主流曲目音樂會裡,偷偷塞進一首新作,就是在音樂節,例如一年一度的「BBC 逍遙音樂節」(The Proms),聽眾才驚覺還有人創作古典音樂。樂評人 Ivan Hewett 分析當代古典音樂的死因,時代口味改變只屬其次,荒謬體制才是扼殺當代音樂家的元兇。
只此一場
古典樂壇體制單重首演,不重後續演出,結果不少新作一出,甫即告別樂壇。伯明翰城市交響樂團行政總監 Stephen Maddock 將壞風氣歸因於資助制度:「首演不缺資助來源,因為大多團體都想一爆而紅。相較之下,再演機會就少得多。」作為一項職業,作曲往往難以為繼。
演出隨便
由於只演一場,樂手大多敷衍了事,因為沒有人知道「原曲」如何演奏;排練時間短促也是拉低水準的因素之一。而樂曲用完即棄,委託費自然也較低。
報酬寒酸
英國非牟利藝術組織「Sound and Music」一項調查發現,2015 年每首古典新作的委託費平均只有 918 英鎊(約港幣 9,420 元),作曲家 Colin Matthews 就抱怨收費準則從缺之下,「大家出手鬥低。」攤開平均日薪,作曲家收入也遠低於指揮家與獨奏者。
版稅慘淡
在英國古典樂壇,作曲家與發行人所得版稅僅佔演出收入的 4.9%,不少著名作曲家每年從英國表演專利協會(PRS)僅能收取數百甚至數十英鎊版稅,金額之低,Ivan Hewett 批評「比笑話更不如」。
全職困難
委託費與版稅不夠糊口,作曲家唯有兼職幫補生計。早於 1951 年美國已有調查顯示,美國大型樂團的支出之中,版稅只佔 0.5%,連史特拉汶斯基和荀白克等著名作曲家也要兼職教學或者出任指揮,以維持生計,美國作曲家 Edgar Varèse 更指作曲收入還不夠籌辦他的喪禮。
針對樂壇弊病,英國表演專利協會設立了「作曲家基金」(Composer Fund)支援中期音樂家,又成立資料庫「Resonate」,收錄 1990 年代起至今英國作曲家的作品以備重演之用,並資助樂團演奏這些曲目。
假如不想古典音樂就此式微,體制必須改革,擴大支援。假如莫札特生於當世,單憑作曲無法維生,還要兼職的話,可能會英年更早逝,畢竟在 18 世紀他的報酬是很豐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