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手機裡的說書人

A+A-
圖片來源:Flickr
圖片來源:Flickr

當你以為走在路上一邊埋首捕捉小精靈一邊分心留意路況,已算是將 multi-tasking 的奧義發揮到極致時,一種新興產物告訴你,即使目不暇給,你還能分出耳朵,「聽」小說及報紙,盡用心神。它叫有聲書(audiobook)。

有聲書出現已有 20 餘年,真正興起卻是這幾年的事。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資料,2015 年有聲書下載收入比前年增長 38%,今年頭兩個月的營業額更比去年同期提升 37%,前景強勁。有聲書公司巨頭 Audible 的創辦人 Donald Katz 形容:「有聲書熱潮是一個巨大的轉捩點。好幾百萬人每天把 2 小時交給我們。」

分秒必爭的分心生活

Scribd 2014 年將有聲書納入服務範圍,每月 8.99 美元(約港幣 70 元)便能無限下載有聲書。其行政總裁 Trip Adler 一語道破有聲書流行的主因:「人們恨不得一天能擠出 34 小時用。」

34 歲的 Tiara Walker 是有聲書的擁躉,在家洗衫時、看女兒壘球訓練時、處理死板公務時,都是她利用有聲書 KO 她長長閱讀清單的好時機。空軍技術軍士 Tom McConnell 每天游泳鍛鍊時,帶著防水 iPod Shuffle,一下水便是進補社會科學、領導能力等書籍的增值時間。「我是不折不扣的書蟲,聽有聲書有時會讓我沉迷,我會來來回回不停游直到夠鐘離開。」

美國 Original Runner Company 專為婚禮準備走道地氈,在它的工作室內,設計師一邊設計地氈圖樣,一邊聽演員 Tina Fey 和 Amy Poehler 的回憶錄;樓上的總裁辦公室內,行政總裁 Julie Goldman 正在聽商業有聲書。無論是坐車、行山還是做運動,即便在工作中,有聲書都有把時間一分為二的魔力。

大行其道因智能手機

早期的有聲書依附於錄音磁帶和唱片,笨重又不便,難以記錄讀書進度之餘又成本不菲,當時一套有聲書最高索價 50 美元(約港幣 387 元),還不如實體書價廉物美。如今不少有聲書以手機程式收聽,憑借智能手機橫行的大時代,有聲書變得無處不在;成本降低也使它的價格減至從前的一半。

文學的原生型態

有聲書受到愈來愈多人擁戴,但不少人批評「聽書」比看書低智。小說作家 Colm Tóibín 認為兩者謬以千里:「如同從電視機收看馬拉松賽事與真正落場跑的差別,不能同日而語。」他形容閱讀是以孤獨為本質的靜態活動:「而有聲書是表演的一種,如同廣播劇,但不能取代閱讀。」

也有不能苟同的人指出,經典文學如希臘詩人荷馬所著的「伊里亞德」與「奧德賽」等都是口傳文學,詩人向眾人歌詠所作詩篇,表演與創作同時進行,而作品代代口頭相傳,文字版本也只是後人加工整理而成。

明星效應

撇開閱讀性質之爭,「廣播劇」缺不了明星,為了吸引讀者,Audible 不斷邀請知名演員聲演有聲書,其中一本暢銷有聲書 Charles Dickens 的 The Chimes 便是由電影「哈比人」的矮人王子 Richard Armitage 敘述。

聽書,然後看書

有聲書會否抹殺實體書或電子書?事實上,有聲書的出版市場佔有率仍然偏低,去年在美國市場只佔 3%。但 Audible 發現用戶開始聽有聲書後,比從前多買 40% 其他格式的書。部分有聲書聽眾表示,聽書幫助他們探索無暇細讀的書。

有聲書並非出版界的獨支,不少提供有聲書的公司實質方便了閱讀,不論書種。Audible 會同步提供在母公司 Amazon 上架書籍的有聲版;最近 Amazon Kindle 新增的 Whispersync 功能,使讀者能夠在書本的文字版與有聲版之間來回切換,聽著有聲書在健身室揮灑汗水後,回家又可以切換到文字版繼續閱讀,悉隨尊便。

在玩著 Pokémon Go 的同時,不妨耳聞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