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如燈滅,身體熄燈之後,會有何變化?對科學家而言,死亡不是死亡,而是充滿生機,以另一形式融入生態系統。根據科學網站 Mosaic Science 介紹,屍體變化可歸類為分解、腐爛、蟲蛀到回歸土壤等階段。
自然分解
人一死,身體就開始變化。幾分鐘內,屍體便會「自我分解」:酵素類物質消化細胞膜,繼而滲漏。肝臟含豐富酵素,腦部則含水量多,兩處最先分解,逐步蔓延全身。血管毀壞,漏出血液細胞,流入微絲升管和靜脈,導致皮膚變色。
微生物進駐
免疫系統停工,微生物得以大舉進駐,先是消化腸道,以人體受損細胞釋出的化學物為食,逐漸入侵消化系統與淋巴系統,細菌 20 小時內擴散至肝臟,繼而蔓延到脾臟、心臟和大腦,歷時約 58 小時。
腐爛脫皮
細菌消化體內組織,逐步破胃腸道而出,將糖分發酵,產生甲烷、氨和硫化氫等氣體,造成腹部鼓脹。體內氣壓不斷增加之下,皮膚開始冒出水泡,接著全塊鬆脫。最後,氣體及液化物從肛門、口部及皮膚傷口等器官流出體外,假如氣壓太大,更會造成腹部爆炸,即是「屍爆」。
蛆蟲繁殖
假如不受其他食腐動物打擾,蛆蟲將主理清除人體軟組織,其中以綠頭蒼蠅及食肉蠅為主。屍體分解會發出異味,綠頭蒼蠅透過觸鬚器官偵測到異味後,飛到屍身有洞氣官和傷口產卵,一日可產下 250 隻卵。孵化成蛆蟲後,以腐肉為糧食,先蛻化為大蛆蟲,繼續食腐數小時後,便會化蛹成蠅。蛆蟲會不斷繁殖,直至屍體吃乾吃淨為止。
屍體會說話
各種土壤蘊藏不同細菌群,而每一種食腐生物都有獨特的腸道細菌,只要理解細菌群如何形成與交流,從屍體的微生物徵狀,即可推敲死亡時間、地點及起因。
改造土壤
人體含有 50% 至 70% 水分,乾屍每公斤會釋出 32 克氮、10 克磷,4 克鉀及 1 克鎂,由於氮帶毒性,體內抗生素亦不利環境,經食腐蛆蟲的排洩物散播周圍後,屍體分解期間,附近的植物或會被毒死。與此同時,亦有人體營養大量注入土壤,同時聚集不少有機材料如昆蟲屍體和動物糞便,最終裨益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