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霆:這時候,我想起了墨基爾

A+A-
美國經濟學家 Burton Malkiel。

「鐵錚錚的事實是,金融市場這個龐大的怪獸比任何人都聰明。說它聰明,是因為沒有人能夠持續地正確預測它的方向。認識這點,你便能開啟理財成功之路。」 --墨基爾(Burton Malkiel)

綜觀 2016 年頭兩季,中港股市波動,多隻星級基金損手。惠理集團亦因旗下基金表現不濟以致表現費收入大幅減少而發出盈警,並預期上半年純利將急跌 99%。這些市況都使我想起墨基爾這句名言。

投資者酷愛追捧「股神」或「專家」,認為他們往往能準確預測股市或股價的未來走勢或能估值股票的潛力。一些投資者會選擇把資本交予投資顧問及主動型基金經理(Active Fund Manager)投資,認為他們比自己更有資源及技術預測股市並跑贏大市。然而,要長期並穩定地準確預測的可能性非常低,即使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有失手的時候。

墨基爾則認為「專家」依據的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準確性存疑。他認為市場走勢隨機,影響公司盈餘的重大事件多是隨機發生的。股市走向既沒固定模式亦沒往績可尋,故難以預測。2005 年,他於學術期刊 Financial Review 發表一篇題為「反思有效市場假設:30年後」 Reflection on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30 Years Later 的論文,比較了主動式管理共同基金、指數基金與相關基準指數超過 33 年的表現(1970 至 2003年)。他發現,不論美國本土或國外的主動式基金,皆無法長遠穩定地跑贏大市,而且主動式基金收費較高,影響實際回報。

投資者對於墨基爾的認識,多因其哄動一時的著作「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他在著作中結合其學術研究及投資閱歷,批判傳統投資分析方法,並向讀者闡述隨機漫步假說 Random Walk Hypothesis,認為既然跑不贏大市,最好的方法就是跟著大市走,因此推崇被動式管理的指數基金(Index Fund)。這類基金的配置僅模仿基準指數,使組合回報貼近指數。例如:香港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便會依照如恒生指數或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香港指數(MSCI Hong Kong Index)等香港股市指數的成份股的比重作投資分配。指數基金的收費及交易成本比主動式基金低,而且價格跟著指數走,運作簡單透明。

與多數集中講解投資經驗及策略的投資名家不同,出身於學術界的墨基爾傾向灌輸一套投資態度,幫助讀者認識風險與回報的關係、了解各種投資工具、有紀律的儲蓄及投資、減低投資成本及避免預測大市。既然市場走向隨機,決策又容易受心理因素影響(如:羊群心態、喜歡小道消息及盲信新股必賺等),墨基爾認為普羅大眾的投資方法應該越簡單越好。他與美國著名投資顧問艾里士(Charles Ellis)提出名為 KISS(Keep it simple, sweetheart)的退休投資策略。簡言之,就是長線並定期分散投資於低收費的指數基金及其他資產類別,忽略短期市場波動,且定期為投資組合再平衡(Rebalanced Portfolio,即確保目前投資組合接近最初設定資產配置比重的策略)。墨基爾指出若果投資者能夠保持紀律地遵循 KISS 的原則,即使欠缺運氣,至少亦可控制風險,避免損手。

墨基爾自評是學者、理論研究者及投資者三位一體,並充分運用這些身份,在投資市場上身體力行地實踐其理念。他於資產管理巨頭領航集團 Vanguard Group 工作的 28 年間,與集團創辦人柏格(John Bogle)大力推動指數基金,使之流行起來。2012 年,他出任網上投資服務公司 Wealthfront 的行政總裁,專營網上投資咨詢業務及推出投資組合再平衡策略的指數基金。近年,Wealthfront 亦趕上 FinTech 熱潮,推出機器人理財顧問(Robo-advisor)服務。這種網上理財服務以電腦演算法為基礎,配合客戶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程度及財務狀況,擬定以指數基金為主的資產配置的組合,並訂立自動化操盤策略。電腦演算法能摒除人類的心理情緒因素,將誤判程度降低。而且,機器人理財顧問的收費大幅低於傳統理財顧問。Wealthfront 管理 10 萬美元資產,每月僅收 20 美金管理費。既降低投資成本,又能摒除情緒因素,並以指數基金配置組合,墨基爾可算是透過 FinTech 把自己的投資理念充分實踐。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干諾道中是筆者辦公室的所在地,亦是一條貫穿香港政經中心的街道。筆者希望藉此專欄「妄議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