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直逼北歐 越南學生將兩失

A+A-

 

成績良好的學生,最後只能投身製造業 / 建造業。 圖片來源:路透社
成績良好的學生,最後只能投身製造業 / 建造業。 圖片來源:路透社

如果正常狀況是指國內生產總值( GDP )和識字率成正比,那麼越南學生在 PISA 以及 TIMMS 等國際性學習評估的表現,便是個值得研究的異象。有 World Bank 研究人員認為,越南學生在 PISA 的表現之所以能與芬蘭、瑞士等已發展國家勢均力敵,除了可歸因於越南人相對勤奮,越南完備的教育設計及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著緊程度,亦是取決因素。越南超乎一般期望的國民表現,固然令人鼓舞,值得各國教育部取材。不過,儘管越南的教育水平正以直線上升,越南學生的脫貧之路,似乎還需等待國家的經濟結構型改革才能全面開通。

越南這匹黑馬

越南這匹黑馬到底有多黑、對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又有多「把炮」?根據 2012 年的數據,越南人的全年人均 GDP  只有 $ 4,098 美元(約港幣 32,000 元),在參與 PISA 國際性學習評估 8 個發展中國家之中,生產值最低。但是,越南學生在數學能力測試所獲的平均總得分( 511 分),卻較另外 7 個發展中對手的結合平均總得分多出 128 分,不僅遠遠拋離對手,甚至與平均考得 519 分 及 531 分的芬蘭和瑞士學童不相伯仲。至於香港 15 歲學生在 2012 年 PISA 的數學得分,則是 561 分,為全球第 3

經濟學學者 Abhijeet Singh 在他 2014 年的比較研究報告內指出,即使越南的經濟條件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埃塞俄比亞、印度、秘魯)之中不算特別突出,在學習上,越南學童卻相較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學童早熟,早到在 5 歲時,越南學童學前表現的得分就已經超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學童,而隨著學童愈長愈大,他們之間的學習差異亦只是顯得越來越明顯。

黑馬是如何煉成

到了 2015 年的 PISA,越南學童的表現仍沒有失準,其數學及科學的排名甚至高踞全球 12 ,可見「越南現象」實非偶然。為解釋以上現象,研究人員主要著手於學童特質、教育環境、家長文化三方面分析:首先,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比較,越南學生每週平均會多花 3 小時學習。另外,越南家長及政府亦不謀而合在教育上不遺餘力、毫不吝嗇。說前者,即使越南大部分家長的教育水平都不高、家庭的收入亦不算可觀,越南家長卻深明知識改變命運這道理,會為名牌幼兒園「爭崩頭」、搬家,甚至不惜變賣家產送子女出國讀書。為了讓學校有充足資源提高教學質素,家長亦會幫助學校籌款等。至於說後者,越南教育部其中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成就便是為小學課程引入了電腦科,讓國民能接觸更多實用的軟知識,提升國民競爭力;更不用提越南跟香港一樣,都設有義務教育。

有學識,無所用?

具大學學位卻未能找到一份好工的情況,越南亦有。但是與香港就業市場飽和的情況不同,越南大學生的就業難題,卻是源自於一來越南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外資,導致就業市場上大部分現存工種仍屬藍領;二來即使有白領空缺,這些開放的職位亦只是有限度地見於河內、胡志明等重點城市。有鑑於此,越南即使在過往 6 年間成功讓大學生的數量增長達 4 成,但在白領工作供不應求、心儀工種未必鄰近住處的情況下,越南大學生的前景仍是不甚明朗--他們要不就退一步重返勞動行業,要不就只能繼續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掙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