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補充水份的飲品,居然不是清水?英國羅浮堡大學的最新研究,顛覆社會的傳統觀念。
原來不同的飲料,在身體的存留時間,往往有快有慢。譬如飲一杯水,在如廁時就有一半水份排出,若你按坊間建議,每日飲足 8 杯水也好,所補充的水份,其實只有 4 杯而已。專家 Ronald J. Maughan 就率領研究人員,針對 13 種常見飲料進行測試,他們讓 72 名年約 25 歲的男子先飲水,以水份留在體內的時間作為基準,再比較其他飲品在身體停留的長短,制定新的補水指數。
結果發現,有 4 種飲品的補水效果,都比清水好,分別是口服補液鹽溶液(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脫脂牛奶、全脂牛奶及橙汁。為何牛奶特別見效?Maughan 解釋:「一般來說,當你喝東西,腎臟會接收訊號,製造更多尿液,排出多餘水份。但若你喝的飲品,含有營養及鈉和鉀等電解質,譬如牛奶,胃的排空速度較慢,對腎臟的刺激亦較少。」排泄少了,自然流失也少。
同樣驚訝的是,研究還發現,若喝含一定份量咖啡因及酒精、或是含高糖分的飲品,補水效果與喝水大同小異。換句話說,過去認為咖啡和啤酒令人愈飲愈渴,原來都是誤解。「雖然咖啡因利尿,但大部分咖啡飲品的含量,未至於那麼高。口渴時飲茶或咖啡,同樣可以補充水份。但高濃度咖啡或者蒸餾酒等烈酒,則是例外。」
Maughan 亦有「利申」,資助研究的 European Hydration Institute,是從可口可樂公司取得資金,但強調可口可樂並未涉足這項研究,亦未選擇實驗用的飲品,他更表示:「進行研究時,我們用了兩款可樂飲品,但補水效果比不上其他部分飲品。」
確立補水指數,有助你決定甚麼時候喝甚麼才好。譬如若你要開長途車,路上喉嚨有點乾,但不方便常去廁所,飲牛奶會比飲水或凍啡較好。但要緊記,牛奶的熱量亦比清水高,不宜喝得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