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免失敗,有人會想多過一個後備方案,以望進可攻、退可守。不過,發展心理學家 Chris Napolitano 和 Alexandra M. Freund 便提醒大家,若果我們無法認清自己當下所需的是應急方案(Contingent backup plan)還是預備方案(Redundant backup plan),便難以準確判斷應如何留一條後路,才不至於燒掉自己的前路。
針對一個人應如何訂定後備方案,Napolitano 和 Freund 的建議主要是圍繞思索 Plan A 和 Plan B 之間的互動而得出:Plan B 不同的設定,都會改變自己對 Plan A 的看法和執行能力,即使到最後 Plan B 並沒有獲採用。
要解釋兩者關係,簡而言之:在能力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Plan B 愈分薄了你能放上 Plan A 的精力,你便愈可能碰到「兩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這就等同於在考試選答時,即使你會思考 B 題目的答案以備不時之需,但到最後,你還是專心鎖定 A 題目回答,否則得不償失。
在這情況下,一旦你把精力放在 B 題目上,變相犧牲準備 A 題目的時間,換言之,前者準備功夫無助提升你作答 A 題目的表現。有見及此,如果一個人純粹只把 Plan B 看成不到最絕望一刻也不會採用的「應急方案」,最明智的做法應是把時間多分配在 Plan A 上;如果無可奈何要轉向 Plan B ,也不要待到最後一刻才做。
但是,Napolitano 和 Freund 同時指出,我們也不要忽視另一類可以稱得上是 Plan B 的應對--「預備方案」。由於預備方案的功用不單單是用來應急,而是在預備過程中間擴大自己的得益。例如,在搵工階段,即使你在預備另一家沒太心儀的公司面試,但由於你在預備過程中能了解自己的目標、「最心儀的公司」是否真正合適,此時此刻,若你太快放棄預備 Plan B ,而剛好原來這才是你最想要的「Plan A」,遺憾地,你就可能得面對另一種比見不成工還要可悲的「慘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