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與很多朋友討論起工作的時候,發現很多朋友時常問我:「迪倫你一般在哪一間分店呢?下次來找你喝咖啡!」然後每當我說,其實我一般時間都不在店裡,反而是有朋友或合作伙伴相約時才會到分店去,一方面見朋友,也順便探望同事,當然也順便觀察店裡的運作。而大多數的時候,其實我都是 Home Office,或到處跑去做講師或青年指導。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尤其餐飲業的同儕都會難以置信。因為傳統就有一個戲言,如果你有仇家,就鼓勵他去從事飲食業吧,那樣便可使他像坐監一樣困著他,因為任誰也知道飲食業最困身。
飲食業年中無休,每天營業時間極長,體力勞動量高,客人易於投訴,工作氣氛長期急速緊張,同事間易起衝突,利潤微薄,從業員薪酬難高,於是流失率極高,又回復到壞循環的起點,周而復始。
沒錯,我是看見很多行家都面對這一個問題。尤其是那些不能從自家式小店經營進化為規模化小型連鎖店的行家。他們難以信任下屬,難以招聘,結果奔上走下,頂更洗碗,一切都要親力親為。日子久了,失了熱情和耐性,一是草草營運,為錢而做;一是抵受不了長期煎熬,選擇結業離場,還我自由。但更可怕的是,也有能從自家式小店變成名店,很多客人支持,然後賺了錢擴充經營,進化為小型連鎖店的行家。可是,他們找不到管理的方法,結果變成兩家分店,三家分店之後,工作量反而愈來愈多,營運愈來愈混亂,質素愈來愈差,結果反而開了分店,更忙了更辛苦了,但相反地利潤少了,連品牌都輸了。
在擴充早期我也長期遇到這個問題,好像事事關己,每天不同分店都有不同問題出現。往往你知道了一些嚴重的事情之後,才發現原來已是好幾天前的往事了。也有很多指令,在傳達下方的過程中失了原意,結果政令時常難以推行,又或覺得推行太急,惹來同事不滿。
於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尋找解決方法,最終,我選擇了屬於自己管理方式的一套,就是在 Whatsapp 花點心思建立不同的群組。每間分店廚師內部有一組,咖啡師內部有一組,前台內部有一組,共同的又有一組;管理層、分店管理者交流的又各成一組。大事在大組說,小事在小組說。而我剛才所說花最多時間的,當然不是開群組這個步驟,而是如何在 Whatsapp 中建立企業文化這一部分。在餐飲業中,比較多傲野難馴的從業員,要他們聆聽指令,支持公司決定,比起其他行業更難。但如果你能善用 Whatsapp,以身作則,時常作一種軟性指導、薰陶、鼓勵或教育。日子久了,你會突然發現,同事們的思考方式跟你愈來愈接近。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企業文化了。有了企業文化,上下同事同一個思維同一個立場。創辦人在不在店裡駐場,又有甚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