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曾在中學時代經歷過甚麼:逼使你力爭上游的學校階梯、明裡暗裡對你排擠欺凌的偽朋友、無疾而終的 puppy love、高呼過 BFF 的姊妹淘、應試前的挑燈夜讀,我們時刻都希望回到 17 歲。如此浪漫,原來根據心理學,都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必然結果。
活躍於 10 至 30 歲的「記憶突點」
在人的自傳體記憶系統中,可分為三個時期:由出生到 5 歲的孩提時代幾乎沒有記憶;30 歲以後便進入遺忘時期;兩者之間的 10 至 30 歲時期的記憶則特別深刻,稱為「記憶突點」,可說是儲藏最多記憶的黃金時代。
科學家曾以為因為人類大腦在「記憶突點」時期處於最發達的階段,然而,後來的研究指,主因其實是「人類的初次」。初次受罰、初次約會、初吻、初……這些「初次」充斥於「記憶突點」,一點一點地建立自我形象,因而顯得特別鮮明。不過,這並非真相的全部。
遠古流傳的記憶模式
從前的人類一般以固定的小型群體形式永久聚居,個人的社會地位從青少年時期便大致確立,少年時如有被視為勇猛的戰士、獵人,或部落中伴侶的理想對象(男/女神),這些形象將終其一生跟隨至死,真正三歲定八十。而社會人脈也是一樣成形於早年,遠古弱肉強食的習性使一切有關族人的資訊,包括音容笑貌、行為舉止、敵我矛盾,都變得重要。由於早年的記憶對其一生攸關重要,又或者說早期收集的記憶受用終生,因而形成了人類會特別儲藏這個時期的記憶的天性。
儘管在現今社會要徹底「轉會」輕而易舉:搬家、移民、轉校,只要沒有作奸犯科,總有方法擺脫過往形象,洗底重生。不過,人類植根已久的記憶模式卻未曾改變。在青蔥歲月,誰曾經遞上一份作業借你抄考,哪個「好朋友」曾經跣你一鑊,甚至那個曾與他(她)一起躲過雨的屋簷,愈能鼓動情緒,愈難以忘懷,天性使然,都是出於自我保護。
無法超越的「當年」
對於青少年來說,沒有比「未來」更光明的時代;對「上年紀」的人來說,卻沒有比「當年」更光輝的歲月。心理學教授 Frank McAndrew 將「想當年」的傾向歸因於「波麗安娜效應 」 (Pollyanna Principle)。比起事情的負面,人類的潛意識傾向記住事情的正面。經美化的過去往往無可匹比,比起失敗,曾揮灑汗水的熱血才是最刻骨銘心,而這些都是少年青春所不缺的。
英國詩人 Robert Southey 曾寫下詩句:「無論你會活多久,你的第一個 20 年都是你最漫長的半生。」而且必定是最難以放手的歲月,也因此中學時代的朋友總是你最懷念最珍惜的一群。青春過後的「下半生」,其實也算是青春的延長?
- 人們心中梗有一位李大仁或程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