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國幸福指數後,不丹再創「壯舉」:不丹平均每年排出 150 萬噸二氧化碳,國內森林則吸走 600 萬噸,成為世上首個「負排放」國家。不丹又致力發展再生能源,大推環保政策,目標於 2020 年達致零排放。綠色藍圖背後,卻隱藏著不光彩的事實:過分依賴水力發電,導致不丹負債比率過高;水壩建設耗費甚巨,人力及環境成本又大;加上全球暖化威脅國內水源,不丹環保政策能否持續,前景不容樂觀。
不丹名副其實是綠色國度:森林面積佔四分三國土,憲法訂明森林覆蓋率最少須保持六成。
「健肺」只是不丹環保政策其中一項:針對車輛排放,政府銳意拓展公共交通,計劃加徵電單車稅並引入日產電動車;雖然排放量已達負值,不丹仍著力減少從印度進口化石燃料。而不丹最大的環保計劃,就是水力發電。
不丹山川繁盛,既靠山又食水。政府近年大興水利,開拓再生能源原意雖好,但水力發電成本極大,為不丹的負排放現代神話添上污點。
首先,興建水壩耗資巨大,有意見指,建築成本不斷上漲,隨時翻升兩倍之外,貸款息口高達 10%,不丹有可能被工程債務壓垮。去年一份全球債務調查就將不丹列入「高危國債」級別,與另外 14 個國家同陷「債務陷阱」。
水利工程影響環境生態,不丹兩大水壩就被指興建過程破壞森林及河川,摧毀瀕危動物如白腹鷺及黃鰭結魚的原生地。以環保之名,沿河居民與海洋生物通通讓路。
不丹所產電力有四分三輸出至印度,然而本國電力覆蓋率僅及三分二住戶,有電力供應的村落不夠四成。大興水力發電,謀利與「環保」同樣重要:不丹 GDP 有四分一來自供電工程 ,盈利佔政府收入四成有多,未來更預計升至四分三。
受全球暖化影響,不丹 20 年來流失近五分一冰川,大量水源無故乾涸,廢了不少水壩武功;而冰川融化釀成洪水氾濫,又危及水利運作。對不丹而言,水利是否一種可持續發展,已引起廣泛爭議。
低排放不一定是進步指標。北韓自 1990 年代至今,全國排放量劇減逾半,但其發展模式明顯不值得參考。亦有意見認為,要保育環境,不一定要達致 100% 再生能源發電,而「分散能源投資」則一來切合經濟效益,二來降低風險,三來作為政治議程亦較務實可行。
不丹模式值得借鑑也值得反思。最快樂的國家,未必是最成功的國家,但要兩者兼得也並非不可能,只需一個可行的方案--不過這種傳說中的模式至今還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