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世界奇妙物語」已經播了廿多年,一年兩季,每季四、五個短篇故事,有時也著實寫個服字,劇組是如何用心把質素一直保持下去。數起上來幾百個故事,數得出的題材都有拍過,天馬行空之餘,玩味十足,雖為長壽電視劇,但素來不跟隨電視劇套路,觀眾永遠不知道這一季的那幾個故事會關於甚麼,不過,名叫「世界奇妙物語」就有驚喜保證,從小到大看到十多年,倒未失望過。坦白說,它甚至是其中一個我寫小說時會好好偷師的電視劇。
今年春季「世界奇妙物語」整體比去年兩季的作品還要精彩,四個故事,負責打頭陣是佐佐木希主演的「美人稅」。有追看「世界奇妙物語」的觀眾,看到此故事名字都應眼前一亮,因為歷年數以百計作品中,其中一個廣為熟知,以至會被單獨討論的故事,就是「美人罐」。「美人罐」可說是「世界奇妙物語」系列奇情科幻路線的招牌作,相比之下,「美人稅」只有輕輕的科幻味,寫實地諷刺了當今的日本社會。
話說佐佐木希飾演的女主角,由於是一級美人,自小受到老師、上司和朋友的厚待,顏值高就是贏在起跑線,吃飯埋單有男生搶著請客,犯了過錯會被自動原諒,日常生活處處比人多一點著數。然而,按照故事設定,對經濟陷入困境的日本來說,這批美人的存在是國內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決定立法徵收美人稅,換而言之,人愈漂亮,稅率愈高。
「美人稅」這故事,最啜核在於女主角與其他美女的反應,呈現了完美的國家操作示範,完全商品化。當大家都說,美人稅天公地道,美女人人愛,多拿了甜頭,多付一點稅,她們不但接受了這個看法,甚至把稅率當是官方顏值。自此,美女就由國家機器劃分等級,女人之間的較勁以稅額來分勝負,交稅愈多,證明人愈省鏡,連男人也會看著這個官方顏值來追女仔。女主角為了更上一層樓多付一點稅,甚至努力健身美容,既樂於朝著美人「貴族」的身份貢獻財產,也樂於為此而花費金錢自我「增值」,結果美人稅就是一套雙重消費政策,甚至可以用來挽救日本經濟。
美人稅的設計,表面上就好像前幾年有人提倡,機票價格應該與體重掛勾,不過,稅率與顏值掛勾,與前者最大不同是展現了納粹式種族觀念的復甦。建基於顏值高低的種族分野,看似只是將社會(男性)的期待合理化,實際上不但一來是把女性物化衡量,二來是延伸了更極端的社會階級思想。故事中的女主角拼命跑步食營養餐,以為皮膚愈白,身形愈瘦,就是更高階的美人胚子,但她從沒想過,稅率是誰制訂的?美人指標又是怎樣計算的?整個國家作為幕後黑手,在故事中從來沒有露面。
有趣的是,故事中的美女們只是逐漸察覺到自己因為要保住美人階級的地位而面臨破產,卻沒想過是被國家雙重剝削,於是,有人逆向整容,把自己弄成醜女,以便「逃稅」。她們一直以為自己那套美人標準就是國家標準,實則不是,她們渴求的是美人階級,國家要的只是利益。「美人稅」的結局甚有政治味道,女主角赫然發現,國家抽乾了自己之後,便將自己踢出美人稅網,變相即是不承認她的美人身份。取而代之,需要交取巨額美人稅的,卻是一眾長相平庸滿街都是的普通女性。
像女主角這些位於種族金字塔頂層的「真正美人」,庫房效益自然不及金字塔底層數以百萬的凡人。美人身份實則有如一等公民,用以販賣光環,挽救經濟。
當然,看完之後我的最大感觸是,為甚麼沒有「美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