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風
「剩女」是一個我十分討厭的字眼。取「剩下的女人」之意思,這樣一個侮辱女性的詞語,居然流行起來。早幾年 TVB 製作的「盛女愛作戰」真人騷,全城熱議。不過香港的剩女,皆受西方高等教育,亦沒有過分咄咄逼人的父母。單身,乃個人選擇的狀態。雖然身邊還是有閒言閒語,但不足以影響到自由的生活。
然而,中國的女性則沒有這麼輕鬆。在中國,「剩女」已經成為一種負面的社會標籤(Social stigma),不少優秀的單身事業女性因此蒙上一層揮之不去心理陰影。
上個月一個在大陸播放的化妝品廣告敢於正視「剩女」話題,成為社交媒體最熱門的話題。這一段 4 分鐘的創意廣告,以紀錄片的形式,分別訪問幾位在中國一線城市頗有成就的單身事業女性及其父母,最後在上海人民公園的「婚姻市場」舉行大型裝置藝術展覽,讓父母們知道女兒的心聲。
我看完這個廣告也有點眼眶濕濕。不過,不是被那些父母的假惺惺而感動,我是為那些選擇單身的優秀女性感到悲哀。
在現代文明的社會,「剩女」一詞根本不應該存在。一個女性,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專業的工作,擁有權利去選擇拍拖、結婚和生育。任何人包括親生父母,都無權干涉。可惜在中國,就算你學歷再好,職位再高,只要你是超過 25 歲的女性,不單遭受到父母的催促,連在社會上也有無數閒言閒語。
「剩女」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話題,終究還是因為這些「剩女」父母一輩和現代文明的脫節。他們成長於文革前後,缺乏正常的教育。就算文革後有少數讀過中國的大學,也只是學習落後西方的專業知識,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哲學倫理等人文學科。在茶餘飯後,他們不會討論電影「馬克白」如何運用莎士比亞原著的語言,也不會深究譚盾的「女書」中的人物關懷,更不會評論一帶一路將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們話題之貧乏,只有重複閒聊子女的婚嫁和生育,終究煉出「剩女」一詞。
就算生活在北京、上海等所謂的現代化國際都市,中國式父母也改不了骨子裡對女性的種種歧視和迫害。他們稱之為「傳統價值」。「女大當嫁」本身沒有任何邏輯,只是一句古代流傳下來俗語。他們沒有想過在現代的文明社會,女人可選擇一個人生活得很好。還有那些口口聲聲把「最放不下就是看到女兒一個人過」放在嘴邊的,這些中國式邏輯仍然是中世紀的思維,認為女孩子只是繁殖的工具,至於她們是否會開心則無所謂。
中國式父母從沒有意識到,那些在公園搞的婚姻市場,其實跟美國內戰前南部的奴隸市場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實也難怪中國的家長們。就在西方社會,女權運動從啟蒙走向昌盛的 1960 年代,中國的女性還在爭先做「英雄母親」,成為共產黨的生育工具。
上個月的同一時間,「北京和頤酒店女生遇襲」事件和「柳岩鬧伴娘」事件,也引起中國社交網絡對當前女權問題的爭議。儘管中國女權衛士陳嵐在她的微博上不斷抨擊倡議,中國的女性依然面對無數歧視和惡意。中國的女權狀況遠不到網民號稱的「亞洲最好」,上述這則廣告就是來自日本化妝品公司 SK-II 。
我在海外認識的中國女生大多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從事優秀的工作。她們在音樂、藝術、電影和文學有相當深度的鑒賞能力,對穿著打扮等都有極高的審美意識。相反,我所認識的中國男生能有如此水準的則為數不多。所以我從來不去撮合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因為我知道她們是絕不會「將就一下」或「只是過日子」。她們一個人的時候,一樣生活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