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是萬中挑一的精英,問題是:是人都不能免於生病,身在距離地球表面 400 公里的太空站,一旦頭暈身㷫可怎麼辦?
美國太空總署位於德州侯斯頓的控制中心全年無休,每天 24 小時輪班,其中設有「太空軍醫」(Flight Surgeon)一職,負責國際太空站中美國太空人的健康狀況,必要時也負責俄羅斯太空人的健康。但是太空軍醫並不隨行,而是通過電腦屏幕為太空人看病。
折衷的辦法是訓練太空人掌握醫療知識和技能,在太空人團隊中設立醫療官(Crew Medical Officer)一職。曾經跟隨「遠征 15 號」(Expedition 15)出行的 Clayton Anderson 在 Quora 與網友分享他在太空船上負責醫療的經歷:
身為隨行醫療官,必須先接受特別的附加訓練,掌握常見病症:譬如採集血液樣本、心臟除顫、插管、縫合傷口等,以及基本的牙醫技術(如拔牙),和眼科基礎知識。
在上太空之前,他曾在侯斯頓一家地區醫院急診室實習,處理因車禍導致的骨折、槍傷,旁觀醫生處理病例,但醫生都不太願意在他身上花太多時間,畢竟他是太空人,不是專業醫生。
如果太空人真的有健康問題,而且情況嚴重,團隊會立即聯繫地面控制中心,然後查看船上的醫療手冊。通過即時通訊設備,由控制中心的太空軍醫診斷病情。此後,醫療官可依照醫療手冊和受訓所學,為太空人治療。如果在火星上發生同樣的問題就非常麻煩,因為火星與侯斯頓之間的通訊有 20 分鐘的延遲。
所幸國際太空站至今未發生過任何嚴重醫療問題。萬一太空人心臟病爆發或患上急性盲腸炎,情況將極為棘手:他們很可能需要返回地球,穩定他們的病情將難如登天,他們必須穿好全副太空服,轉乘聯盟號太空船(Soyuz)飛回地球,等待太空船順利著陸,才能轉送醫院,過程耗時漫長,而且充滿變數。
為了防止太空人生病(尤其是重病),太空總署在選拔過程中作多項醫療檢查,直到出發之前。Anderson 說,如果有一天人類要移居其他星球,就有必要開始應對在太空生病的難題,在太空設立醫院:太空事,太空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