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決定命運 更決定國運?

A+A-

性格決定命運不是新鮮事,不過一向以來,這可能只是一句老生常談,但從無科學及統計學的驗證。現在可不同了,經過長時間的科學研究,結論是性格真的決定命運。而個人命運的綜合,就是國家的命運。由新加坡、中國到英國,政策制訂者及教育家們,紛紛投入更多資源,對教育政策與性格培育的關係進行科學研究,而這方面的研究,更被納入為今年日本 G7 峰會的議題之一。

討論點已經不再是「性格是否重要」,而是甚麼樣的個性特質,包括堅毅、開明,樂觀,更為重要,及如何教育或培養下一代擁有這些性格。要以系統科學的方式研究這些難以量化的個性特質,的確困難重重,不過各國教育界也深明,現時勞動市場需要的人才特性,是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守職責,而且不是一個混蛋。而這樣的一種人,才能帶領國家。微觀而言,就是更多好的生活;綜合國力而言,則是更強的科技、經濟及文化等實力。

不過,性格決定成就,並非新鮮事。美國的科技創新總是領先全球,因為他們的小孩勇於想像及挑戰,每個孩子也是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可以改變未來。而這種性格源於其開放的文化和堅毅精神,以及在成長環境中不斷受到鼓勵。在自由的環境下,自然可以創造不一樣的未來。不論你喜歡與否,美國的頂級企業,以至全球的經濟、政治,也跟隨著每一代的美國創新而改變,由石油、鐵路、礦產、零售以至今天的數碼科技。至於量化計算個性特質,並非不可能,因為在結合個人相關數據,構成宏觀趨勢,在其他範疇,並不是甚麼新鮮事,例如一間公司或一個國家是否具備自我更生的覺悟,同時維持核心價值的堅持,不是已經有系統化的數字研究及地區排名分析?

根據《異數》一書,比爾蓋茨及披頭四樂隊,也經歷長時間的磨練,最後才成功。
根據「異數」(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書,比爾蓋茨及披頭四樂隊,也經歷長時間的磨練,最後才成功。

個性與學業成績緊密相關

“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 (KIPP) 創辦者 Dave Levin 專注於個性研究多年,他簡單舉出兩者相關的例子:小孩閱讀時,如果遇上艱深部分,他會怎樣做呢?蓋上書本,放棄走人?還是動用他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方法,解答生字,明白艱難部分。賓夕凡尼亞大學的 Angela Lee Duckworth 在其關於個性及成就研究中,發現能在西點軍校畢業、在學業成績中脫穎而出的,並非智商過人或身壯力健的人,而是個性堅毅、「投注熱情及毅力於長遠目標上」的人。

不要怪罪任何人,因為世界很大

香港教育能讓學生變得「堅毅」嗎?這種美德,似乎愈來愈離香港遠去。堅毅與失敗息息相關,如果一切順風順水,又何須堅韌不屈?堅毅是非常難理解的美德:要有目標,要有清晰的計劃,也要有面對無數失敗,甚至最終也失敗的膽識及勇氣。

但香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能讓孩子直接面對失敗嗎?學校可以透過不同的活動令孩子明白:「堅毅與成功有關,但堅毅不保證成功」,這種帶著幾分浪漫的現實,造就了世界的進步,但更重要是成就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況且,成功的意思,向來由自我界定。可惜一個本來短視的社會,接上一個更短視的龐大經濟體,似乎難以說服小孩,堅毅不是愚蠢,而是一種美德。

或許首先要放遠目光的是家長,因為世界這麼大,堅毅這種老派不老土的美德,在全球永遠有價有市。對於心境仍然年輕的人,如果真是堅毅,絕不會怪罪任何人,也絕不會因一時一地而放棄,世界這麼大,局限只是因為你未夠膽識及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