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數碼時代:FBI 指紋工廠曝光

A+A-

rsz_2istock_000000504065_medium

數碼科技面世之前,大型檔案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不錯,只能靠任勞任怨的人員,人手操作。

早在 1920 年代,美國 FBI(聯邦調查局)搜集的指紋檔案約為 80 萬套,但負責分類工作的只有 25 人。到 1943 年,僱員增至 20,000 人,有關數據暴增至 7,000 萬套。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峰,FBI 檔案存量不斷增加,必需另尋庫存空間,結果在華府的國民警衛隊軍械庫找到 8,000 呎的空地建館,人稱「指紋工廠」,面積與亞馬遜貨倉相仿。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 FBI 帶來新使命,除偵查國內罪案之外,FBI 開始追蹤間諜,搜集海外資料,追捕逃兵、調查移民,以及任何潛在的破壞勢力和「嫌疑份子」。

FBI 搜集的指紋檔案包括軍方人員、海外特派人員、戰備製造商,甚至本身在聯邦政府檔案部工作的職員(幾乎全部是女性)。所有人的背景都須經過調查,FBI 探員在戰爭期間一共調查過約 20,000 份有關破壞活動的報告,其中 2,282 宗確有其事。

大戰期間國內罪案也節節上升:由於戰爭本身製造的混亂局面,成為矇騙政府,或偷竊武器的好機會,FBI 檔案庫中甚至有一個「臭名昭著已故罪犯」的專門分類。

1940 年代初, FBI 上千名女性職員都經過「亨利指紋辨識系統」的訓練:根據個人身體特徵將指紋分類,純人手操作。此一過程到底有複雜,以及耗時,一點也不難想像:指紋工廠裡的「工廠妹」整天都盯著眼前放大的指紋,根據指紋上的環狀、螺旋狀等進行數據分類和整理。

其中勝任出色的人可獲升職,處理戰爭情報和軍方密件,她們每天工作 10 個小時,每星期 6 天,每天處理多達 35,000 套指紋,但是政府只能以戰爭債券來支付她們的薪水,事實上,她們平時被迫買下的戰爭債券已經夠多了。

指紋工廠實況:http://goo.gl/aunS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