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諾雅:微電影與短片

A+A-

潮流愛拍微電影。

被邀參加 Filmart(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 TV Market)閉幕節目:「第三屆最佳微電影製作大獎頒獎典禮」。

今屆主題以本地新晉廣告製作公司、歌手及參賽導演聯合製作,以 MV 形式拍攝的公開比賽。
主辦單位香港互動市務商會透過政府「創意香港」的撥款,為參賽的入圍者提供港幣 8 萬元的資助,以製作最少 5 分鐘具故事性的微電影作品。

承接以往兩屆的「微電影支援計劃」,主辦方更由原本 15 隊增至 18 隊參賽者,令更多歌手及新晉導演有機會一展所長。

參賽隊伍因拍攝經費偏低的情況下,在租借電影場地、燈光及拍攝器材、服裝、道具、後期製作、幕後工作人員薪酬的費用開支上更要精打細算,量入為出。

本屆參賽作品水準參差,較為有水準的作品包括:光點映像製作,由林尚霆導演作品「我叫鄒文正」。影片拍攝風格清新,手法獨特,節奏明快,大有名導昆頓・塔倫天奴初出道之風範。

其他影片如黃俊偉、羅振軒導演的「水滴記憶」、林俊謙的「奇幻木頭車」都有不錯的表現。

「微電影」的前身叫「獨立短片」。

kaal01
KAAL
movie-ten-plus-ten-poster-mask9
10+10(Ten Plus Ten)
456
海馬洗頭

經典的短片令我想起 1996 年由 Gloria Films Production et Planet Film 出品,由導演 Natasha de Betak 拍攝的「KAAL」。全片以黑白菲林,高反差(High Contrast)效果映像拍攝。

20 多分鐘的「KAAL」採用默片方式,不加任何對白。全片以紀錄片風格拍攝印度街頭補鞋匠父子的日常生活。從電影中反映出印度的社會不公平現象以及草根平民百姓的困苦無助。

影片踏實無華,卻感人至深。「KAAL」絕對是短片中的經典佳作。

除印度片「KAAL」外,第 62 屆柏林影展中播放的「10+10(Ten Plus Ten)」電影短片組合亦令我喜出望外。

「10+10」電影由 10 名資深台灣導演加上 10 名新銳導演聯手打造而成。

其中由新銳導演陳玉勳拍攝的奇幻短片「海馬洗頭」最具創意。影片講述一名富婆因包養小白臉帥哥,卻被小白臉拋棄後,尋找在隱閉小巷中的神奇理髮店,富婆要求洗髮師傅用神奇洗頭藥水洗掉腦內不愉快的痛苦記憶。
「海馬洗頭」電影劇情簡潔明快,影片結局峰迴路轉,是我認為最有創意、最具深度的高水準短片之一。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