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杜林普(Donald Trump),多數只聯想到嘩眾取寵的言論,幾乎無人關心他的政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以一個字總結杜林普的貿易政綱:垃圾;亦有論者指出,撇除過火言論,杜林普的政策其實不溫不火;另外還有「白宮決定論」:假如杜林普上台,受體制制約,施政自然會變得務實,不會亦不能兌現過激承諾。三種看法驟眼衝突,應該如何評價?
杜林普多次針對美國貿易逆差,批評外國如日本及墨西哥「欺負美國」,中國更壓低人民幣匯價以擴大出口,揚言會大增關稅,達致「公平自由貿易」。克魯曼(Paul Krugman)則指出,現時中國經濟衰退,官方正力推人民幣升值,而非貶值;他又批評杜林普式保護主義將拉低經濟效率及阻礙長遠增長。
進口多於出口等於經濟「失敗」,「誰會這樣做生意?」杜林普以經商角度考量經濟政策,理念屬於「商人主義」,源於 16 至 17 世紀的殖民擴張。東印度公司總管 Thomas Mun 曾說,「出口年銷量必須高於入口消費量,這是鐵則。」(Wherein we must ever observe this rule: to sell more to strangers yearly than we consume of theirs in value.)
不過,近 200 年來,經濟學家認為國際貿易利多於弊,一致鼓勵政府推動全球交流。例如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就曾表示:「國際貿易的得益就在於入口貨物。出口是進口的成本。正如亞當史密斯所講,國家目標應為以最少的出口換取最多的入口。」進口固有好處,但並非毫無代價。例如美國擴大進口中國製車呔,由 2004 年 1500 萬增至 2008 年 4600 萬,打擊本土車呔製造業,導致數以千計工人失業,2009 年奧巴馬應工會需求,實施 35% 關稅,維期 3 年。
不過,有研究指出,以抑制進口留住就業機會的代價過大,關稅措施令美國人的車呔支出增加近 11 億美元--假如支出用於其他領域,將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更重要是,措施惹來中國報復,向進口美國雞隻實施懲罰性關稅,令該行業銷量蒙受 10 億美元損失。可見關稅未必有效之餘,隨時挑起貿易戰爭,得不償失。
然而,學者對杜林普的經濟意見亦非一面倒:克魯曼就曾指出杜林普政綱可取之處:增收富人稅項、全民醫療保障等等;金融時報評論員 Gideon Rachman 表示,杜林普有不少意見其實比共和黨溫和,例如堵塞金融業稅務漏洞、支持計劃家庭(Planned Parenthood)。不過他同時亦表憂慮:杜林普歧視移民、鼓吹酷刑、自制力低、不懂合作,假如上台兌換競選「承諾」,或會招致美國全面退出全球領袖角色,令世界政局更動盪不安。
因此,關鍵問題在於,杜林普假如上台,會否兌現競選承諾?有說法指,候選人認真抑或吹水,無關重要,一旦上任,就會面對體制制衡,譬如奧巴馬競選時揚言「改變」,任內卻受把持兩院的共和黨掣肘,施政舉步維艱;又例如列根競選期間,亦被標籤為法西斯和政治白痴,有人更擔心列根將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今日回看則似乎多慮:問題不在「誰主白宮」,而是「白宮主誰」。
制度治人,固然是一種可能;但情況亦有機會失控,制度變成人治。畢竟,當 1930 年代極右勢力冒起時,德、意、西三國人民對此不以為意,認為極右派「敢言」、「代表沉默大多數」、「歧視言論實屬搞笑」、「令國家再次強大」,更有指希特拉只是街頭危險人物,身處政府的話,對社會比較安全。
1964 年美國大選,總統詹森有一段電視廣告,饒有深意:一名傳統共和黨支持者在電視上表示,超保守派共和黨候選人 Barry Goldwater 令人憂慮。有朋友為其辯護:競選時不負責任,不代表施政不負責任,所謂「White House Makes the Man」,但他反對,認為即使不論競選本人,其團隊乃至支持者--包括 3K 黨--亦令人不敢苟同。最後總結:共和黨犯了錯,必須糾正。
50 年前的廣告,是否似曾相識?Goldwater 後來慘敗於詹森,反映美國人普遍不認同「白宮決定論」。今屆美國大選,重溫完這段歷史,相信就不難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