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輪經濟衰退周期之中,往往最先嗅出燒焦味道的,都是商家。
因為營業額的上升下滑,就是印證經濟好壞的最直接方法。但很多人常常說,無論經濟怎差,人也是要開飯的,所以經濟調整對飲食業應該沒有太大影響。如果相對零售或珠寶業來說,飲食業的影響相信比較輕微。在零售、珠寶業、廣告界或建築界的朋友,他們形容現時比沙士時期更為嚴峻,裁員及倒閉潮一觸即發。
其實自從去年六月發生股災之後,我們咖啡店的營業額開始下滑,我便一直很敏感這個議題。飲食業的跌幅雖然比其他行業為小,但利潤相對也是很低,所以營業額的輕微收窄對於利潤來說是影響很大的。
後來與行家交談,我發現首當其衝是高端消費的西餐廳,有經營扒房的行家說營業額跌了多於一半。這也是不難明白的,原本高端客戶變成中端消費,而原本中端的就光顧平民化餐廳。所以走在街上,眼見麥當勞、譚仔、茶餐廳,生意依然火紅火熱,大家便誤以為飲食業影響不大。但其實不少樓上舖和西餐廳都出現了倒閉潮,佐敦及尖沙咀一帶更出現大規模頂讓潮,每天地產經紀發送過來的電郵都有新的餐廳在招頂讓。
這一輪經濟下滑,多少因為大陸客自由行減少,環環相扣,各行業都出現調整。自由行減少對經濟來說是有壞影響,但對民生相對益彰。所以我並不想討論政策的好壞,而是想說這現象帶來的結果。有一名經營餐廳的前輩跟我說,其實本來香港就不應有這麼多餐廳。這幾年間自由行湧進香港,大批消費者出現導致大市向好,處處供不應求。於是餐廳亦跟其他行業一樣,如沐春風,各位老闆大肆擴充。地產商和業主有感求過於供,租金紛紛上調。到現在,自由行稍一縮減,餐廳倒閉潮就要出現,加連威老道空舖湧現,處處招租。
結果,仿如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在這惡劣形勢底下,大眾是懂得選擇的。服務好、出品好、價錢相廉、站在客人角度思考,又變回經營餐廳的最基本道理。就讓這一輪調整期為業界提供一個喘息機會吧,我們是時候重新著眼於出品、服務、培訓和推廣之上。沒根基的肆意擴充、不合理的定價、惡劣的服務態度、不尊重食物的胡亂出品,惡果終將回到經營者身上。
祝願這一輪調整期不用持續太久,經營者可以生存下去,消費者可以有更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