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在哪裡?仰望同一片星空,有些人看到的不是滿眼繁星,而是黃金、白金、鑽石滿天飛。
歐洲小國盧森堡正打算開發小行星礦業,發展為行業樞紐。盧森堡副總理及經濟部長 Étienne Schneider 表示該國支持長遠經濟發展,開發太空及衛星服務等高技術產業,計劃開採其中潛藏的礦產資源。根據英國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2014 年報告,統計目前所知的小行星礦業產值,加上太空旅行,總值可達 100 兆億。
盧森堡一向位於全球最富裕的國家前列,也是全球最大的兩間衛星商業公司: SES 與 Intelstat 的基地,以培育太空探索的專家經驗著稱。
有太空政策學院教授認為,到小行星採礦,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小行星礦業將在未來 10 年或 20 年內蓬勃,就像 19 世紀美國西部的淘金熱,盧森堡宣布有關計劃,顯然是想先拔頭籌。
去小行星採礦,太空旅費約 2,000 萬美元。最大的風險是把礦產帶回地球之後,會擊垮地球的金屬市場價格,非常不利於小行星礦業的估值。Frantz 的對策是:「我們不會衝擊市場,而是先儲存這些礦產,稍後推出。」
去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美國太空發射商業競爭法案,鼓勵有關產業發展。兩間美國公司已獲美國太空總署注資簽約,開發太空礦業項目。
雖然國際公約禁止任何國家殖民外太空星體,但美國公司可合法擁有他們在太空的開採所得。盧森堡的具體方案將是甚麼,尚未得知,但專家期望該國也能設立相關法律框架,令歐洲公司可以擁有他們在太空的開採所得,然後在地球出售。
鑑於目前有關如何開發小行星缺乏國際共識,投資者大多對此保持警戒,行星能源的總裁 Chris Lewicki 反問:「上了月球或其他小行星,到時聽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