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局出爐,甚麼也見過的局長,看來誓要超英趕美。不過當香港發力狂追這股初創風潮,美國那邊已經出現過份著重科創數理的後遺症,學生們拼力研究,埋首數據,卻缺乏學習表達自己、培育欣賞美學的機會,美國的教育家便警告,他們最終只會成為一個滿載知識的機械人。
問題不難理解,荷里活亦已經有以之為題材的電影,如「見習無限耆」、「翻生求職黨」,皆在質疑偏重科技,漠視人性的教育和工作環境下長大的年輕人,是否真的快樂及具有創意?
在電影「見習無限耆」中,當安妮·夏菲維為羅拔迪尼路填寫臉書的個人檔案時,他答:「去做正確的事,這永不會錯的……我肯定馬克吐溫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這句說話,其實正是羅拔迪尼路回應當時夏菲維。因她正猶豫著是否聘請一個外來 CEO,來管理自己一手創辦的網上時裝店。這句對白的機智及人性,絕不是透過雲運算或千萬次的實驗,卻是一位作家思考人生、面對決擇時,得來的領悟,很簡單卻曾經支持著不少人。
Steve Jobs、朱克伯格,逐個被世人升格為神,年輕人個個羨慕,帶動全球興起 Startup 潮,人人投身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範疇 ,不過有教育學家就問,如果不學習文學和藝術,其實學生跟機械人可能沒有兩樣。
佛羅里達大學的生物學教授 Jamie Gillooly 認為過度著重 STEM 的學習,只會將這些科目變得離地,不近人性,也無法好好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人文學科令學生思考,而且不止於此,我們也需要認識人文學科,以幫助我們教授科學,及與人溝通科學。」數學家對於數字的沉迷及好奇,是源於數字呈現模式的美,所以他們的探索充滿樂趣。同時,不要忘記古典主義與印象派的畫家,其實他們也是不斷研究著幾何和光影的科學家;科學家要闡釋自己的研究,不論為經費、為觀眾,其實就是一次說故事的表演,看看霍金的「胡桃裡的宇宙」,只是書名,讀者已經進入了他馥郁的學說氛圍。
因此,美國不少學校已紛紛將人文科目重新帶進這些科技為主的大學課程,包括讓學生學習藝術、文學、舞蹈,希望將 Arts 帶進 STEM ,成為擁有真正動力的 STEAM。
至於華人社會呢?「讀通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科教興國」這些口號仍然響亮,再加上這股初創狂潮,文學、藝術這些東西,還是留給廣場上的大媽吧。